作文教学的创新应落到实处
来源:学网整理发布时间:2013-10-15
韶关第八中学 陈映雪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时下最流行的 一句话,也是我们语文作文教学中所极力倡导的,然而本人认为能“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理念”固然很好,但不可因此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把作文教学的创新落的实处。创新并非“放任自流,文无章法”,而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之后,“还学生以心灵的时空,放任学生的心泉流淌”。试想,学生尚不懂得如何观察生活,又哪来细致入微的感悟呢?学生尚不懂得基本的写作技巧。又哪来行文的别具一格呢?“行走”尚不稳健,又岂能“疾走如飞”?因此,作文教学的创新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以学生扎实的基础为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使作文训练落到实处呢?下面,我就如何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基本的写作技能谈一点粗浅见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改革作文训练体系,变写作要点的单项突破为指导观察和写作实践为主,章法指导为辅的综合训练。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因此文章要摆脱陈旧的题材有所创新就离不开生活的积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七彩虹霓,还有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雨雪纷飞。人性也象多棱镜,既能折射出真善美,又能折射出假恶丑,有时还会带点调和的色彩……只要我们学会了如何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结合各自的源于心灵深出感受,必能使我们的文章折射出个性的锋芒。因此我们的作文训练体系应充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然而,现行作文写作体制在教学方法上却不尽人意,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把写作理论分解为一个个空泛的训练要点,散编于每个单元之中,一个单元训练一个要点,如:“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记叙要素”、“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等。希望一旦这些要点训练完以后,学生作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实践证明,这不符合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也不便
那么如何进行写作实践指导呢?我认为教材在作文训练的编排上应把握三点:一是着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以解决中学生作文“无米下炊”的问题;二是不罗列写作理论知识,要侧重于写作实际操作,以解决中学生“理论一大堆、实践跟不上”的问题,文章是有感而发的产物,学生观察力过了关,自然能感受到生活中有观察不尽的东西,有不少闪光的凡人小事,有写不完的感受,作文的灵感也就在观察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文章也就能水到渠成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坚持把学生引进生活,观察生活万象,写作的源泉就一定会汨汨滔滔长流不息,作文章的激情就不会枯竭,作文教学就会有生机、有活力。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材可以这样来安排作文训练:初一、初二年级每单元可结合所学课文,提示一些观察方法,列举一些观察范例,设计一些观察课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比如:在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可向学生指出作者之所以把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写得如此的成功和感人,是因为作者在观察时,把父亲的动作做了细致的分解:①走到铁道边,②探身下去,③穿过铁道边,④爬上那边月台。对“爬上那边月台”的动作又再做分解:①两手攀上面,②两脚向上缩,③身子向左微倾。在分解之后,再针对每一环节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具体的描述,这样的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由此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这种在观察中常采用的方法——分解法,即把一个场面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动作。可再举一个观察范例:某球星在球场上的一个漂亮进球,使全场观众欢呼若狂。如何真实的再现进球时的场面呢?我们可以把进球的全过程加以分解:①接到传来的球,②用脚一颠,③球跳过对方球员的头顶,④进球。然后再仔细观察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就成了一段具体的话:
“他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习惯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然后飞速插上,接着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一连晃过四名后卫的阻击,最后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几乎连人带球一齐撞进网内。”
在列举此例后,再设计一个观察课题:细致观察并描述球场外球迷们看球时的表情变化或进球时欢呼雀跃的场面。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学会了用分解法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还可使写出的文章更充实更具体,,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将来细致入微地感悟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想,初一初二若能加强这类观察训练,必能有裨于学生的写作实践。至于文章的写法 —— 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等,可在阅读教学中同步进行(如下文介绍的“仿写训练”),不必另立专题、空洞说教。初三年级在进一步观察训练和写作实践的基础上,还须加强写作技巧的指导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如此使初中作文教学形成以指导观察和写作实践为主,章法指导为辅的训练体系,完成这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就可能使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得以改观;同时,只要训练扎实,学生步入社会后便会运用一定观察方法去捕捉生活的写作素材,然后凭借较强的写作实践能力,用自已的笔去反映生活,从而使作文教学显示出更大的实用价值。
二、读写结合,用阅读去指导写作,使写作更有章法
从广义上说,作文指导决不仅仅是指每次作文课上针对具体命题所进行的指导活动,它同时应该体现在平时的讲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教材的基础作用,方可优化写作训练,为有效地促进学生从学习到创作的角色转换,奠定坚实的作文基础。
研读课文,不仅是为了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体会作者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角度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感情的特点,更主要的是以此来指导写作。文章各有其精华,若能加以“仿照”,则必能达事半功倍之成效。也许有人会认为此法束缚了学生的身心,会成为学生作文的桎梏,而本人则认为仿写实质上是把阅读中所获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骨肉的过程,它和我们所提倡的“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理念”并不相悖。模仿不是一个机械、被动、照搬的过程,而是在吃透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认清作者写作思路,自觉、主动、有侧重点的模仿,是形式和技巧的模仿。模仿正是为了更好的创新。试想:“巧妇”无“米”岂能“成炊”?同样,写文章若没有扎实的写作基础,又岂能创新?虽说“文无定法”,但毕竟“文章有法”,仿写正是为了了解文章的各种章法,以便取长补短,有所创新。事实上,古往今来,以此法获得成功者,举不胜举。如:汉代杨雄以善于模仿出名,其著作《太玄经》模仿《易经》,《法言》模仿《论语》;而现代作家鲁迅的26篇小说就有几篇是模仿之作,最明显的是成名作《狂人日记》;至于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也都是模仿之作。这些事实说明要获得写作技能,是离不开模仿的。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时,应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优秀的范文中学到写作的基本技巧,在消化吸收后,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仿写训练呢?仿写可以是整体构思的模仿,也可以是片断的仿照。
如:学习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后,可让学生效仿着写一篇题为《我最尊敬的人》的记叙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以三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朝鲜人民热爱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个事例从三个不同的侧面突出一个主题: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文章在材料的组织上是采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规律性的东西明确后,学生写《我最尊敬的人》之类的文章也就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又如:《听潮》一文中这样描写大海“酣睡 ”时的情景:“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象微风拂过琴弦,;象落花飘零在水上。”这段文字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全面展示“海睡”时的情景。我们可模仿其从多种感觉角度描写同一事物的方法,写一个“听雨”的片断.
可见,模仿不是简单地教学生依葫芦画瓢,写人们常说的“葫芦文”而是进行科学的“模仿 ——创新”训练,我们在通过仿写训练学生安排结构、组织语言的能力的同时,若能结合学生源于生活的积累、感受,并调动联想、想象, 反复进行构思,必能有所创新, 这正是作文训练的最终目的。当然,仿写只是在阅读教学中要融入的写作训练之一,象续写改写等迁移写作训练, 能扩展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也是培养创新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必须脚踏实地, 面向全体, 重视学生基本学作技能的培养, 不可为了标新立异, 而使作文训练流于形式, 更不可忽视了大部分中下层学生的实际水平. 训练到位了, 学生有了扎实的写作功底, 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 必能洗尽铅华, 展现个性的锋芒, 这就是对学生作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