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教案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4-02-03



教学目标  

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理解苏东坡的情感矛盾。 
课型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进入主页面。)

朗读全文 
一位同学读,正音。 
齐读,感受文章。 
疏通词语 
千古:长远的年代。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华发:白头发。 
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课文分析 
说说你自己对这首词的感受。 
回答下列问题: 
上阙

描写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基调
 

 险怪
 形
 夸张
 豪


 
穿
 高峭
 

 汹涌
 声
 比拟
 

 水石相击
 

 狂澜奔腾
 形
 比喻
 

 水色纯白
 色
 

(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格调高昂。)

C、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故垒”句具体话怀古的时、地、人。

D、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是啊,“江山如此都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上,俊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展示人物脸谱〉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
下阙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 
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补充: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后。) 

项目
 周瑜
 苏轼
 
年龄
 24岁
 47岁
 
婚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基调
 感奋
 感伤
 

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 
(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来看: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山人。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结果被新派官员弹劾诽谤朝廷,捕之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一度迁为翰林学士。又贬惠州,远徙琼州。终逝于常州。)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却短暂,于是有人叹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借酒消愁,“与尔同消万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棗写景棗咏史棗抒情

基调:昂扬棗感奋棗感伤棗超脱 

比较阅读 
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归结这两首词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词的特征。 
角度
 特点
 
思想
 积极、乐观
 
意境
 高远、壮阔
 
风格
 奔放、洒脱
 

课堂检测 
1、名称:词的全名为 ,又称 、 、长短句、琴趣、乐章等。

2、分类:按字数分有 、 、长调(>92字)。按节数分有 、 、三叠、四叠。?

3、流派及代表词人: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 ; ,代表词人 、 、姜夔等。

全文赏析(略) 


    更多精彩文章

    • 五人墓碑记 教案
    •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
    • 《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师中心稿)
    • 《病梅馆记》教案A(教师中心稿)
    • 邶风静女 秦风无衣教案
    •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
    • 高二(下)语文(上海H版教材)《人物形象的鉴赏》教案(第一、
    • 重庆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二、高三作文训练教案(教师中心稿)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孔雀东南飞》第二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 《诗经》两首(网友来稿)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简案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 《琵琶行》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 走出地平线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