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03-14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绪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现把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结如下。
   一、创设必要的外部环境艺术氛围。
   这里的外部环境主要指两种:一种是固定的教室环境,一种是临时的教学环境。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窗明几净,布置优雅,井然有序的教室环境会收到振奋精神,活跃气氛,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当然我们除了布置教室环境而外,还应在教学过程 中创设一种临时的教学环境。我在教《小桔灯》一文时选择了一个阴雨天,把教室的灯关掉,教室里陡然暗了许多,我叫一名女学生提着自制的小桔灯,在教室里慢慢地走,在桔红的灯光中,指导学生齐生声朗读重点段落:“我提着灵巧的小桔灯……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同学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
   悬念是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的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初中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尤为旺盛,用这种悬念法可使它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例如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们可以设置悬念问:“当鲁提辖送走金老父女后,他接下来会干什么呢?”请大家设想:如果你是鲁提辖,你会怎么做?再看看你的设想和作者的安排一样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调动起来,也有助于对小说主旨的把握。
   三、挖掘课文中的趣味因素,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只要教师注意发现、挖掘,就能找到许多适宜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材料。例如在教《社戏》时,有处写小伙伴开船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点”、“磕”、“拔”、“架”等,我就先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这些动作,然后,想想这些动词能表现小伙伴的什么性格,又表现出孩子们当时怎样的心情,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它要求形式和内容相统一,同时在选择和运用时能做到灵活多变。真正恰当的教学方法,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教《陈毅市长》一文时,就可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法,来领会人物的性格。又如在教《春》一文时,就可以让同学们采用读读、想想、画画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掌握教学节奏,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逐步形成的,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教师只要能把握好节奏,就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教学节奏通常指两个方面:一是指紧张度,二是指难度。一堂课的安排与设计,既要做到疏密相间,张弛结合,又要做到难易适中。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该详的地方详,该略的地方略。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自己想得通的,说得清楚的,自然不必教。想不通的,说不清楚的,这就碰了壁了,其时学生心头的苦闷多么厉害,要求解决的欲望多么迫切。这种情况下,受教师的教,真好比久旱逢雨,庄稼就会蓬蓬勃勃地滋长。”教师此时的“教”,说得确切一点,就是启发,必须掌握好。对于问题要化难为易,化大为小,要使学生在思考、行动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进而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呈现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
   总之、教师如始终能营造出一种积极、兴奋的课堂气氛,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也必定是好的
  

    更多精彩文章

    •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的原则
    • 评王莲芬老师《月亮上的足迹》课堂教学
    • 走近新课标,走进新课堂
    • 让遭遇“意外”的课堂也精彩
    • 激活思维 生生对话,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
    • 语文教学 朗读先行——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