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三

来源:好学发布时间:2014-05-05

案例 
  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黎族歌舞音乐时,没有像大多数老师那样站在前面讲解或运用表情、手势进行提示,而是静静地坐在学生中间,同学生一起聆听。此时,课堂和舞台上的画面显得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美。

  聆听音乐,是音乐教学的常见形式和方法。然而,聆听音乐时教师应该做什么却很值得研究和深思。通常,大多数教师都选择讲解音乐的方式,或是先听后讲。可是,细想一下,这种在当前音乐教学中尚被普遍运用着的方式,至少在两个问题上同音乐课的审美体验原则相悖,不符合音乐教学规律。其一,音乐是体育的艺术,因而,音乐学习需要要用体验的方式,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其二,审美需要良好的心境,体验的前提是注意力的集中。教师边听边讲的方式无疑是一种人为的干扰,只能分散和破坏学生的审美体验。

  因此,教师同学生坐在一起聆听音乐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有益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倾听与了解,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调整了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气氛。因为,审美是离不开这些因素的。

案例分析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正如文中所说:“审美需要良好的心境,体验的前提是注意力集中。”〈中国音乐教育〉刊登了一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当时不少音乐教师上欣赏课时喜欢把音响和录像同时播放的现象而言的。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不同反响,有跟前面的观点一致的,也有持相反意见的,这部分人认为聆听固然必要,但如果配上画面,会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把握。另外,学生不是专业性学习,其音乐水平有限,有画面配音乐,他们对音乐的记忆程度也要深些,并不会影响音乐的完整性。

  上面两种意见,谁对谁非,我们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应根据欣赏乐曲的实际情况而定。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自从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以来,对课堂效益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何把握多媒体使用的“度”,上须研究。

    更多精彩文章

    • 师生学习、体现价值 新课改反思(四)
    •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反思
    • 《月光曲》 教学反思
    •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 《七子之歌》课后反思
    • 《理发师》教学反思
    • 山歌教学——《放牛山歌》教学反思
    • 一年级音乐《我们爱国旗》歌曲教唱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水族馆》
    • 《小蜜蜂》音乐教学反思
    • 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感受美
    • 《月光曲》教后反思
    • 《少数民族音乐之旅》教学设计及反思
    • 《开心火车》教学反思
    • 课堂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位置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