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05-30

一、教材分析 

    《秋水》是庄子的名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的思想与智慧非常人所能及,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理解上会有困难,正因如此,课本将原有的《逍遥游》换成现在的《秋水》。课文仅仅节选了《秋水》前面的一小段,篇幅很短,文字也浅显,所表达的思想单独来看并不深奥。故此,教学过程 中当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文风。 

2、懂得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得出启示。 

四、教学步骤 设计 

1、导入   

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庄子中出现的成语导入  。 

(现代社会信息异常丰富,学生往往对文言文阅读缺乏兴趣和能力,但我们得实行“拿来主义”,从古文中汲取营养。庄子的文章一方面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以语言的滋养。) 

2、朗读 

以Flash课件营造朗读氛围。 

教师范读。 

学生集体或个别朗读,教师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 

承接导入  语中的成语话题来切入本文。 

引导学生找出能帮助理解课文的关键成语:“望洋兴叹”,然后围绕该成语提出问题,一步步引导出翻译、层次、写作手法、思想等方面的学习。 

1) “叹”的内容是什么? 

2) 为什么会“叹”? 

3) 怎样写“叹”? 

4) 从“叹”中得到什么启示? 

5) 总结读书方法:对以上学习过程进行小结,总结出一种读书方法:“中心开花”分析法。 

4、练习 

堂上练习,及时检测学习效果。 

练习涉及文学常识、字词理解、句式分析、课文理解等方面。 

5、拓展 

学习文言文并不是为学而学,应是“古为今用”,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庄子的文章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在对课文进行讨论后,可另从《庄子》中选择一则或两则较为熟悉的寓言小故事,引导启发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 

——以上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堂上按部就班地全部都讲,亦不意味着学生要按部就班地全部都学,应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体特性来调节教学内容和顺序。

    更多精彩文章

    •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教师
    •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阅读]第五单元杜甫律诗五首
    • 《人是什么》教学设计(张见亭)(教师中心稿)
    •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将进酒》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
    •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设计
    • 高三专题复习课:“仿写句子”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高三文言文总复习课之散文阅读与解题方法指导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我的空中楼阁》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
    • 故都的秋(赛课教案)教案
    •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示例教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