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吉老师作文指导课的“一线串珠”
来源:好学堂发布时间:2014-07-11
追随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学习语文教学,有幸听了吉老师的精讲、略讲、作文指导、语文园地等各种课型的课,吉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线串珠、点清线明”。“线”是教学目标和教学主线,“珠”则是紧紧围绕教学主线展开的、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各个活动环节和教学关键点。第四单元以“生活的启示”为主题,习作也要以“启示”为主线,吉老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 “珠”一 】 审题
让学生读书中的“写作要求”,划出重点词语并谈谈写作“启示类文章” 应注意的事项:
生1: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要把经过讲清楚、说具体。
生2:要把自己获得的启示写明白。
生3:要围绕一件事说,不要东拉西扯。
……
教师串起“审题”这颗“珠子”,开门见山的使学生明确了习作“启示类”文章的具体要求。
【 “珠”二 】 分析实例
教师讲述《一个荷包蛋》的故事,让学生说说从中得到的启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在黑板上画出简图:一条竖线代表故事的发展线索,在上边画圆圈代表“启示”,然后让学生自选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默读并说出“把事例和启示相结合的几种常见的写作方式”,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陆续画出图例。
“实例分析”这颗“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串起来的:学生自己思考文章结构、自己搭建文章框架,教师则只在关键处做点拨,使学生思维始终不离“启示”这条“线。
【 “珠”三 】把握难点
教师读范文《栓牛的绳子》,学生边听边思考“文章哪里是详写的,是怎么
把启示写具体的。”
生1:重点写了牛从“光想着挣脱绳子去吃远处的草”到“认真吃眼前的
草”的过程。
生2: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生3:还写了周围的环境。
生4:主要写了作者的心理活动。
师:对的。跟主题相关的部分,一定要写生动、写具体,别人才喜欢读你
的文章。你在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许多使你受启发的事,来写写吧,相信只要肯多动笔、勤思考,你的作文会越写越精彩……
从课的最开始,吉老师就紧紧抓住了“启示”这条线,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启示”,层层深入的探究写作方法,短短三十几分钟,学生听、说、思、论、写 ,牢牢的掌握了习作的基本方法。 听了这节作文指导课,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使语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板块清晰、扎实高效的“一线串珍珠”,又一次见识了吉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
【 “珠”一 】 审题
让学生读书中的“写作要求”,划出重点词语并谈谈写作“启示类文章” 应注意的事项:
生1: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要把经过讲清楚、说具体。
生2:要把自己获得的启示写明白。
生3:要围绕一件事说,不要东拉西扯。
……
教师串起“审题”这颗“珠子”,开门见山的使学生明确了习作“启示类”文章的具体要求。
【 “珠”二 】 分析实例
教师讲述《一个荷包蛋》的故事,让学生说说从中得到的启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在黑板上画出简图:一条竖线代表故事的发展线索,在上边画圆圈代表“启示”,然后让学生自选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默读并说出“把事例和启示相结合的几种常见的写作方式”,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陆续画出图例。
“实例分析”这颗“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串起来的:学生自己思考文章结构、自己搭建文章框架,教师则只在关键处做点拨,使学生思维始终不离“启示”这条“线。
【 “珠”三 】把握难点
教师读范文《栓牛的绳子》,学生边听边思考“文章哪里是详写的,是怎么
把启示写具体的。”
生1:重点写了牛从“光想着挣脱绳子去吃远处的草”到“认真吃眼前的
草”的过程。
生2: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生3:还写了周围的环境。
生4:主要写了作者的心理活动。
师:对的。跟主题相关的部分,一定要写生动、写具体,别人才喜欢读你
的文章。你在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许多使你受启发的事,来写写吧,相信只要肯多动笔、勤思考,你的作文会越写越精彩……
从课的最开始,吉老师就紧紧抓住了“启示”这条线,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启示”,层层深入的探究写作方法,短短三十几分钟,学生听、说、思、论、写 ,牢牢的掌握了习作的基本方法。 听了这节作文指导课,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使语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板块清晰、扎实高效的“一线串珍珠”,又一次见识了吉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