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从哪里来?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09-05

 

A 是谁把简单问题弄复杂了?

作文能发泄自己的情感、吐露自己的心声、化解内心的不快等,由感而发,其乐无穷!写文章本应是件十分快乐的事。可事实上如今写不出一篇像样文章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还大有人在,何况是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曾有人套用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之名句“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中流传这样的口头馋“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

那么是谁把这简单问题弄复杂了呢?一说是习作者自身,每每习作时,总以为是件非常神圣且神秘的活儿,非一般人能及之事,越这么想就越不敢下笔,人为地给作文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没了信心哪来像样的文章,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就得不到老师的赏识,甚至换来的是训斥、讽刺、辱骂等。长此以往,习作心理障碍就会形成。还有一说是教师所为,不少老师扛着“文无定法”之招牌,作文教学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随意性特大:有的说要从观察入门;有的说应多思考;有的说要掌握诸多之习作方法、技巧方能过关;有的说应多读书;有的说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有的说照范文多模仿即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怪孩子们每遇习无所适从,诚惶诚恐。因好多教师在如此的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自身习作经验不足,导致一遇习作指导课只能是“简便运算”,敷衍了事。事实上,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已经成为制约语文教育改革的瓶颈。

作文教改应还作文之原来面目。作文是件快乐的事,快乐到是习作释放情感的一种式具,一种需求;作文是件简单的事,简单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怎么说就怎么写之地步。

我们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

B 揭开“面纱”用笔说话

大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想怎么说,就怎么写。用笔来放飞我们的情感,放飞我们的思想。

作文如学车。学骑自行车,绝不是光听人讲讲技巧就能学会的。关键是在车上骑着练,不练光听人讲技巧可能永远不会,得靠自己练骑时去“悟“。学写作文,也是这样,刚起步时,哪懂什么作文技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呗!一开始,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说了一件事的大概;后来,写“流水账”晓得多写一些句子,多介绍一下这件事的具体情况了;再后来……文章越写越漂亮了。

学车靠“悟”,学游泳靠“悟”,作文的章法也讲究一个“悟”字,听来的东西不一定是自己的,只有在练中“悟”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最可贵的是真实。唯真实才能动人。你千万不要为了得高分,而不愿抒发自己真实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片面的;不要为了提高分,而不愿用自己真实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不愿意表述真实的自我,这都是应试教育在作怪,家长和老师把学生往那上头引,这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客观规律。

“想怎么说,就怎么写”写出的作文往往被称作好作文。《论语》就是这样记录下来的东西,孔子连“老不死了”都骂出来了(“老而不死是为贼”)不照样被奉为“经典”吗?

文字就像野马,你驾驭它的能力有多强,使用它们才有潇洒。作文,从表面上看是文字上的功夫,但从本质上看是思维能力。思维的高度是一篇作文的灵魂。说话也好,写作也好,其内在的东西是思考。要想把生活中的事说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清楚,就必须说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且展开丰富的想象。

练说,从思考过程来说,也就是练写作。写作过程能帮你把生活中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

C 情趣生活 打开同学的话匣子

在现实生活中,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是具有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和大公无 人物形象、分析着经典的文学作品,而不少同学在课外崇拜的却是体育明星、歌星和卡通人物。书本远离了同学们的生活,而同学们的对身边的、事、物却大多表现为“熟视无睹”。内心空洞乏味,写作文必然会“粗枝大叶”,作文就不可能引起读者心理上的共鸣。为了弥补其不足,就很有必要创设特定的情境,把新奇而情趣化的“经典生活”带进课堂,或再现生活中的场景,或演示实物,或图画再现,音乐渲染,或利用语言描述等等。通过以上渠道把同学们身边的事引入课堂,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同学们情趣盎然,有话想说,呼之欲出,言之能畅。如在说得有序、说得有理、说得流畅上下功夫,这样就不愁作文写不好。例“游戏作文”指导课,老师事先组织好生动活泼、趣味横溢的游戏,然后要求大家按“游戏前的情景,精彩的游戏组合,游戏后的心情及想法”这一程序去练说,让大家畅谈游戏中的无限乐趣,叙说给人印象深刻的游戏及其玩法。说后动笔,真情流淌,水到渠成。“说写”组合得天衣无缝,毫无焊接之裂痕,大家兴致勃勃,于轻松愉快之中饱尝成功之“果”。

经过同不们的辛勤劳作(读、做、画、玩、选、仿、赏、评、改、议、想等),一幅幅内涵丰富的图画,一件件平平凡凡的小事,一处处色彩绚丽的风景,一首首荡气回肠的音乐……都能成为同学们新颖别致的说话材料,震撼人心的创新作文,成为同学们梦的起点。

D 人文互动 激活同学们的思维

“激励最能将人的潜能发到极限”。作文课堂缺乏“磁性”,平平淡淡,毫无生趣,同学们最易感到枯燥乏味,长期如此会阻碍其心理的发展,滋长同学们的厌学情绪。走进“读写本”,就如同走近亲切、幽默的大师。“活力作文读写本”如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她会引领同学们漫步于作文乐园,适时而恰当给予激励,有的是“友情提示”------请小心,有障碍;加把劲,成功啦!……有的是“由衷祝愿”――相信你能赢得大家的喝彩声;相信你能行;勇气伴你成功,祝你有新的学习收获;相信你是最棒的……还有的是“美文引路”,优美的文段好似和煦的春风,轻抚你的面颊……更多的是“温馨导行”――将生硬的教导转变为涓涓细流,轻轻流淌于同学们心间,内化成同学们正确的行为指南。注重人文互动;“爱抚”、“服务”铸就魅力四射的“教师人格”,课堂气氛自然活跃,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E 星级课程 煅造同学们的生花妙笔

夯基――练技――体味――创意――想象,五星级课程的递度科学,让同学们有章可循,有案可稽,使弹性很大且特别模糊的作文学习坐标清晰、易于定位。同学们可将总体课程有机地分解到自己的不同学习阶段。语言实践也好,作文活动也罢,个别交流也行,谁能达到每一个小目标,他就是最棒的。

至于每课的内容与体例,也各不相同,自然而新颖,活泼而多变。同学们每学一课,犹如穿梭于芳香诱人、节奏明快、启人心智的新新乐园。这样,同学们在习作前、活动中及动笔时都会保持一种勃勃的“兴致”。而这样“兴致”恰恰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趣味盎然的星级课程将煅造出同学们神奇的生花妙笔!

F 为人要直 做文要曲

为人要直,“直”不但指正直、诚实“,还泛指一切美好的德行。自古以来,武有武德,文有文德。做一个正直的人,写出的好文章,由于立意高远、内容深刻,才会获得人们的称颂;反之,不正直的人写出的文章,即使语句再美,章法再妙,也不会有人称颂的。也即要想写好“文”,必先做好“人”。

做文要曲,文似看山不喜平吗!“曲”有五点意思,即情节曲折、谋篇曲折、细节曲折、立意曲折、善用曲笔等。“曲”则能扣人心弦,“曲”则能引人入胜。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逆向反思,学会换位思考,有了出奇制胜的思维,文章自然会让人爱不释手。不信,就试试看!

事实证明,“情趣化的生活”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实际,“星级化的课程”遵循了同学们的认知规律,“人文化的互动”进一步促进了“说”与“写”结合,“读”与“写”互惠。我们坚信,开放兼容的新作文思想会让同学们文思泉涌,尽情展示喷涌而出的才情;崇尚独创的新作文理念将使同学们浮想联翩,低吟浅唱藏自内心的希望!

在如上理念背景下,我们推出了容人文引导、情境创意及实践操作于一体的“活力作文读写本”。它既不同于五共八门的“作文选”,也不同于纸上谈兵式的指导书,它使用简单,见效快捷。读写本的每次习作实践与同学们的语文生活相配套,同学们只要按序完成即可!

    更多精彩文章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