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教材中的形象美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11-06

文学即人学,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是文艺作品的主要任务之一。讲授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作品,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欣赏人物形象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人物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学生打开教材,先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而是一行行的渗透着满含人文之美的文字。 
  从教材《林黛玉进贾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王熙风的肖像描写:“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应当从相法上向学生指明“三角”、“吊梢”是狡黠、狠毒、性巧、通变、淫邪之相。而金丝、银边,美玉、珍珠,一身的珠光宝气,妖艳凌人,显出王熙风的俗气、贪婪。“粉面含春威不露”更是她“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性格的典型写照。曹雪芹在这里从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等方面,把王熙风这个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这些生动的描写初到学生眼里,不过是一行行的文字,因此,只有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再经过联想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出现形象,才能从中受到感染。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指出:“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愈美,丑者愈丑。”教材《守财奴》中的许多文字对葛朗台的描写也具这样的功效:“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眼泪吻着他已经冰冷的手,可是他看不见。‘父亲,祝福我啊。’ ‘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在指引学生进行模拟表演,文字变为实际的动作形象后,学生再来大都能指出这段文字很形象、夸张地勾勒了葛朗台贪婪、爱财如命的典型性格特征,学生在惊叹世上竟还有一种这样的人的时候,美与丑已然在他们心中交锋积淀。 
  有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调动人们的生活经验,并依赖人们的艺术修养,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  

    更多精彩文章

    • 《两只鸟蛋》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
    • 《生命 生命》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 《扁鹊治病》案例分析与反思
    • 朗读感悟,以生为本——案例与分析
    • 《翠鸟》教学分析和反思
    • 《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例分析
    • 零距离沟通,近距离观照──浅谈“发现”视角下的文学形象解读
    • 《鼎湖山听泉》教学案例分析
    • 语文教学反思——让教材活起来
    • 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发展学生的思维
    •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及反思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 《数金鱼》教学反思
    •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 《可爱的草塘》课后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