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应有价值取向--评几道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

来源:好学堂发布时间:2014-11-19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教研室余有明
--评几道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语文中考改革步履维艰,尤其是这几年的中考命题工作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向开放而有活力的命题理念更靠近了一步,涌现出了许多有探索意义的好试卷。但是开放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开”而不“放”,貌似开放实则封闭,试题答案还是统得过死――这并不可取。另一种是开而不“收”,一说到要开放,就无原则地放,所有的答案都是“左右逢源”,正答和反答皆可;更令人担心的是,为了“开放”而放弃了价值观取向――这更可怕。

对于什么是教育的问题,许多人都说过令人警醒的话,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认为 “教育是要立人”,当代学者钟启泉界定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转引自赵伟、詹华如《何谓教育?》,《陕西教育》2003年第12期)在语文教学中,没有了价值取向,就失去了教育的本义,这就是语文教育的重大失误。《语文标准》在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强调:“(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总目标”中谈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教学建议(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特别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育在“立人”方面的重大意义。语文教育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语文素养”是《语文标准》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是由三维目标构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这三维目标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比如,思维就与“价值观”密不可分――主次观、轻重观难道不是“价值观”的体现吗?没有价值取向的语文试题就失去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如同导学生向着茫然,让学生在大海上迷航,在深山里迷路,在悬崖边不能勒马……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毫无益处。

纵观2004年中考试题,若从价值观取向方面来衡量,也存在着不足。本着以利中考命题健康发展的目的,本着考改导教改的宗旨,现将几道2004年中考题提出来与同仁商榷。

一、2004年北京丰台区试卷阅读题

《难忘的游戏》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我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进爸爸的房门,只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我不愿打扰他,便悄悄地坐在一旁,呆呆地看着窗外。

突然间,闪电像一条金蛇在天空飞舞,耀眼的亮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紧跟着“啪啦啦”、“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年仅六岁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转过身来,把我搂到他的怀里,安慰我,叫我别怕。他慈祥地看着我,问道:“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打雷吗?”

“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的人啊!”

“是吗?!是谁告诉你的?”爸爸惊奇地看着我说。

“隔壁老奶奶讲的呀!”我认真地告诉他。

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摇摇头说:“打雷,不是雷公发火。这是阴电和阳电相遇时放电的结果,懂吗?”

我摇了摇头。

他见我不懂,便耐心地向我解释说:“你看,我的左手上是阴电,右手上是阳电。两种电相互作用就像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样。”他边说着边“啪”的一声,把两个巴掌拍响了。爸爸的表演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它们会放电呀?”我睁大眼睛问道。

“电可以通过物体间的摩擦产生,人们常讲‘摩擦生电’就是这个意思。夏天天热,云层飘动时与周围空气摩擦,就产生了电。有的云块带阳电,有的云块带阴电,它们相互吸引,当它们碰到一起时就发生放电,发出火光和声音。”

爸爸的解释十分形象、生动,但我还是没有弄懂,随口就问道:“摩擦真能生电吗?”

爸爸见我有兴趣,就请妈妈来一起做个游戏给我看。他要妈妈找来一块玻璃板,还请她剪一个小小的纸人儿。于是,他用两本书把玻璃板架在桌面上,将纸人儿放在玻璃板下。接着他就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我平时玩的一块长方形积木块的外面,快速地在玻璃板上擦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竟然在我的眼前发生了,只见随着绸布在玻璃板上的擦动,板下的小纸人儿在桌面和玻璃板之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着。我出神地看着,不禁鼓掌叫起好来!  

“这个游戏叫做‘跳舞人形’,”爸爸认真地对我说,“绸布和玻璃摩擦就产生了电,电吸引纸人儿向上蹦!”

那天,爸爸趁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电的故事。他使我懂得,物体不仅和玻璃摩擦可以产生电,和干燥的毛皮、纸张等摩擦也都可以产生电,人们还用专门制造的发电机发出电来点灯、取暖,以及开动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等。电的用处可真大呀!

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学之路。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为了“科教兴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国的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真应该为少儿科学文化的教育多贡献力量才是!

(作者:原北大校长、中科院院士陈佳洱) 

试卷第20题设计为:读了上文,你是否欣赏“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请简述理由。

本题的参考答案是: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评点】

本题答案“不唯一”,也就意味着学生既可以赞同这种教育方法,也可以反对这种教育方法。如果我们认真细读本文后,我们可以看出“爸爸”这种“游戏”式的教育方法确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正如作者陈佳洱院士所说:“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学之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若没有爸爸的引导,可能就没有作者的今天。

《语文标准》认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理想的局面应是: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互动、帮助学生建构意义,这样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有不同程度上的“真理”、“规律”的成份,甚至达成一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毕竟是哈姆蕾特,而非朱丽叶。那种“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的课程观,尽管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也是十分有害的。这实际上是谈到阅读底线问题,这底线就是文本。离开了文本,没有了底线,无论你怎么“创新”“发散”,但那将是非常混乱、无序的,将有可能把学生推向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境地。因此本题的答案还应是唯一,而不是“不唯一”。惟其如此,我们才可以用这种导向来教育学生,给学生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

二、两道相似的阅读题

(一)2004年湖北随州卷

《执着的追求》

⑴百岁生日三个月后的一个早晨,曾祖母卧床不起。几周来,她的健康每况愈下。医生告诉她维持不了几天了,她很激愤,虽然她早已作好魂归西天的准备。她发誓一定要支撑到自己著作出版的那一天。

⑵“您很快就会拿到您的新著。”约翰向她保证。第二天,约翰回来告诉曾祖母:他已经给出版商拍去电报并得到了好消息,他们正突击印刷出版这部著作,几天后她就会收到一个出版商寄来的第一批装订好的新书。

⑶曾祖母凭借她顽强的意志,硬是挺了过来。在垂危之际,她日夜盼望着收到她新出版的著作。那天,她处于半昏迷状态,约翰进来了,带来一本新书——一本厚厚的精装新书,封面上用雕版印刷着书名和曾祖母的名字。曾祖母看不见,她便只能用手抚摸。当她骄傲地从雕版封面上摸出自己的名字时,她眼睛里流出了泪水。“我毕竟没有白活这一百年。”曾祖母轻轻地说。

⑷她渐渐失去了知觉,两小时后停止了呼吸,手中仍紧紧地抓住她那本珍爱的新著。

⑸家人把曾祖母的遗体放好,爱莉丝从曾祖母手中拿过那本书,翻开书页。她猛然抬起头来,惊愕地看着约翰。“怎么,书中全是白纸?”她叫道。

⑹“请你原谅!”约翰说,“她的书根本不可能出版。曾祖母双目失明,她打字打到每一行末尾又听不见打字机内的铃声,她就一直打下去,不知道整章整段的话漏掉,打印纸上每行字的后面都沾满了油污。我不忍心把实情告诉她,我不能夺走她最后的希望。”

⑺“但是那个出版商呢?”爱莉丝茫然问道,“他每月都汇款过来!”

⑻约翰的脸红了,爱莉丝懂了:他一直在冒充出版商给曾祖母写信,他卖掉了汽车原来是为了预支稿酬。

本卷第15题设计为:约翰“不忍心把实情告诉她(曾祖母)”,并最终带来一本“新书”。你如何评价他的行为?

本题评分标准为:可赞扬约翰对老人的理解和孝心,也可批评约翰蓄意制造谎言不可取,还可综合评析,言之成理即可。

(二)2004年山西卷

《开往春天的列车》

⑴列车不知疲倦地飞速奔驰。因为没有买到卧铺票,坐硬座的我早已疲倦和难受。作为惟一的消遣,我的目光,只有一本杂志里的文字亲密接触,一页页地翻着流动很慢的时光,偶尔拿起小桌上的矿泉水,小呷一口,徐徐咽下。其实,我并不渴,只是借矿泉水的凉爽来驱逐睡意,白天提前支取了睡眠,无梦的夜晚该如何熬过?
    ⑵一篇文章几乎没有在我脑里留下什么印象,便慢吞吞地到了最后一个句号。我抬起头,习惯性地去拿那瓶矿泉水,这时,我看见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站在我对面的坐位旁,目光死死地盯着我,活像一尊技艺拙劣的雕塑。她衣服样式很土,上面布满汗渍和污垢,手里攥着一个肮脏的编织袋,里面鼓鼓地装着什么。
⑶约摸半小时后,当我再取矿泉水时,我发现“雕塑”仍立在原处,那个鼓鼓的编织袋已经塞到了座椅下面。她目光像一缕从窗户外射进来的阳光,依然洒在我的身上,眼神里藏着一种让我不解的东西,很浓烈,很急迫。我猜她一定是在等座位,车厢里人很多,没有一个空位。我暗想:老瞧着我干吗?我到终点站,等我为你腾位置你找错人啦。
⑷我在“雕塑”的守望下照常看我的杂志。又一次喝水解困时,我见她还站着,只把后背斜靠在对面的座位旁,手里捧着一本皱巴巴的书。我瞅了一下封面,是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她看得极专心,嘴唇微微颤动,像是在默念课文。我慢慢注意到,只有在我每次拿矿泉水时,她才抬头看我一眼,等我重新注视杂志时,她也把目光收回到课本。
⑸过了好久好久,列车又在一个什么站停下了,邻座的男子把车窗打开,我立即感到新鲜空气扑面而来,倦意顿时一扫而光。几分钟后,列车徐徐启动,我拿起矿泉水,猛喝了一口,水已差不多见了瓶底,便顺手将空瓶向窗外扔去。此刻,对面的小女孩猛地扑过来,大声喊道:“叔叔,别——”她伸手去抓我的胳膊,而空瓶已落在车外,发出一声叹息般的轻响。
⑹我似乎还没有理解女孩的用意,她却既气愤又委屈,两行泪珠竟然跳了眼眶;“叔叔,我为了等你的这个空瓶子,我都站了三百多公里了,可你......”
    ⑺“什么?”我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万分惊讶中我终于明白,苦苦等待了数小时,腿脚发软地整整站了几百公里,她原来不是为了等座位,而是为了一个空塑料瓶,为了一个可以回收的废品。原来她的每一眼,都是在观察我什么时候能够喝完矿泉水!我有些愧疚地说:“对不起,小姑娘。别哭,不就是一个空瓶子吗,不值得流泪。”
⑻女孩一边用脏衣袖擦泪,一边说:“你们这些有钱人可以随便把它扔了,可它是我的学费呀!”

⑼我愈发惊诧,在我的经历中,我不知扔掉了多少这样那样的饮品包装瓶,可从来没有想到这些随手可弃的垃圾,竟会与学费有啥关联。好奇心让我不得不刨根问底。女孩告诉我,她家很穷,父亲因为车祸截了双腿,肇事司机却逃了,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赔偿,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没日没夜的劳作维持。家里实在没钱供她上学,父亲体谅母亲的难处,要她从下学期别再上学了,回家帮母亲一把。她坚决不肯辍学,缠着父母又哭又闹,说不让她上学还不如让她去死。父亲最后无奈地长叹道,如果你自己能找来学费你就上,找不到就别上。为了能圆读书梦,她只好趁放寒假期间,每天天不亮就到离家不远的火车站,买一张站台票混上火车,在列车上捡易拉罐、矿泉水瓶、啤酒瓶等废品,卖钱攒学费。
    ⑽她每天都穿梭于铁道线上,早晨随车远去,〖〗下午或晚上再爬上返回的列车归来。午饭是从家里带来的干馍,渴了就饮别人喝剩下的矿泉水,或者喝车上的凉水。她每天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上车后,首先挨个车厢来回“巡视”几遍,把乘客丢弃的废品捡完后,便找一个能够为她提供废品的地方守株待兔。她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抽一点时间复习功课,天天泡在车上,既要挣学费,也不能误了学习。复习一阵功课,然后她再进行下一轮全车“搜查”,如此反复。
⑾听完女孩的诉说,我的心不仅仅是被感动,更是被强烈地震撼着,一个仅值几分钱的空塑料瓶,对于小女孩竟然有着这么大的用途,竟然关系着女孩的前程,每一个空瓶对于她来说都是一缕希望。我真的找不到什么话语来安慰她因为失去了一个空瓶而失落的心!作为一个生活十分幸福的孩子的父亲,我为另一个十分不幸的孩子感到难过,同时又对这个过早自强自立的孩子充满钦佩。我掏出二十无钱递给她,算是弥补我的过失,算是一点微不足道的献给希望工程的爱。我想女孩一定会把我当成恩人。
⑿恰恰相反,我万万没有想到,女孩却执著地摇了摇头,怎么也不肯收我的钱。她坚定地说:“叔叔,谢谢你的好意。我爸爸妈妈经常给我说,从小要学会一切靠自己,我连爸爸妈妈都不靠,更不能靠别人的施舍。我有手有脚,学费我一定能够自己挣来的。我不仅下学期要上学,我还要读高中,上大学!”
    ⒀女孩说完,把语文课本卷成筒往裤兜里一插,躬下身子从座位下面拉出编织袋,开始了又一轮全车废品跟踪。
⒁望着女孩的背影,我的双眼有些湿润。好一会儿,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我追上一辆从我面着走过的售货小车,买了两瓶矿泉水,当即拧开瓶盖,将矿泉水哗哗倒进水池里。我看见售货员疑惑的目光冲我发愣,我听见背后有人说我神经不正常,我默然无语,只管大步穿过一节又一节车厢窄窄地过道,远远的我看见了那个小女孩。我双手高高举起矿泉水瓶向她晃动,她高兴地朝我走过来。
⒂“叔叔哪来的?”她激动地问。“我帮你捡来的。”我淡淡地说。
⒃她接过空瓶装进了编织袋。我见她脸上灿烂的笑容像一朵开得极为饱满的菊花,我庆幸我既弥补了过失,又巧妙地满足了她的自尊。
⒄ “叔叔,你真好。”说完,她提着沉甸甸的编织袋离去。

⒅此刻,我听到她那编织袋里发出啤酒瓶、易拉罐的碰击声,那是蓬勃的希望发出的清脆的鼓点,那是灿烂的明天传来的美妙的乐曲。对于女孩来说,她踏上的每一次车,都是开往春天的列车……

本卷第27题设计为:“我”为帮助小姑娘把买来的矿泉水倒掉,却慌称瓶子是捡来的,你认为这样合适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本道题的评分标准为:本小题属开放性试题,只要说明观点,又言之成理即可。

【评点】

读着这样的美文,“我的心不仅仅是被感动,更是被强烈地震撼着”,心中荡漾着崇高的敬佩。不感动不应该,不敬佩不正常。感动、敬佩的点都聚焦到一个地方,那就是两篇文章当中都有“欺骗”。而命题人员分别拟的两道题都与此有关联。

以上两道阅读题都涉及到相似的主旨。《执着的追求》中约翰用自己的积蓄帮曾祖母出版了一本“新书”,且“不忍心把实情告诉她(曾祖母)”。这种行为我们能谴责么?若要谴责,是不是太“残忍”了点?《开往春天的火车》中的“我”为了成全小女孩的“一缕希望”,把“买来的矿泉水倒掉,却慌称瓶子是捡来的”。这是怎样的“馈赠”啊!他们都是用表面上看起来“不诚实”的行为去为他人服务,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这种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美丽,是人生的一道奇美的风景。为何不能倡导?为何不能赞美?为何不能执着单一的推崇?而这两道题的评分标准指向:既可赞同这种行为,也可批评这种行为。试问:这样的评分标准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处?这样的评分标准合适吗?

三、2004年西宁卷阅读题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③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⑧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本卷第18题设计为: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本题评分标准为: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评点】

本题要求“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识,言之成理即可”,意即可以答遗憾与失望,也可答不遗憾与不失望。其实在太空中原本就看不到长城,杨利伟很客观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这是对事实的尊重,本无遗憾和失望可言,怎么可以因“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识而“遗憾与失望”?若“尊重”了这种情感体验与认识,是不是失去了对“真”的认识?这又将是一种怎样的误导?!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识,言之成理即可”,诚然不错。但是不要认为,教学(包括考试)中只要开放了就能体现对学习主体的尊重,就是在实践新课程的理念。鼓励学生创新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是合理的,但是这种情感体验是否健康、积极是关键。所以开放的前提是要沿着健康、积极的轨道前行。这样的认识,使得我对王荣生博士的话有新感受:“一般说,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 层面的不同取向,可能是排斥关系。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错好坏的判断,不容含糊;一种情况是几种取向都有道理,但其中的某一取向在当前更加适宜,为保持课程目标的内在一致性、或者在中小学语文科有限的课时里无法共容,那么对相对冲突或者难共容的其他取向,就必须加以摒弃或割舍,尽管作为‘理论’,后者享有继续发言的权利。……而在课程目标以下的层面,不同取向一般能够共容,或者不能共容却应该并存。”(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57页)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大价值观方面,一般不存有多元价值取向;只有在课程目标以下的层面,如教法、学法等方面才可能有多元认知取向。如黄冈市2003年中考卷第22题的拟制就遵循了这样的原则:

寻人启事中,老人介绍自己的儿子“活得十分潇洒”。读完小说后,你认为仁杰、艾荷花活得“潇洒”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仁杰、艾荷花活得并不潇洒。因为他们遗弃父母,不尽赡养之责,定遭世人的谴责和唾弃,虽物质生活富有,但精神上永远是乞丐。(意近即可)

虽然我们在阅卷过程中确也发现有学生答仁杰、艾荷花活得潇洒,但他们所陈述的理由却是指他们表面上的潇洒,其实内心极度的空虚。这与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是异曲同工,旨趣一致。

因此我们呼吁:不要被“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所迷惑而一味地迁就学生,一味地“开放”,过度的“开放”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们还是要尽到“人师”的职责,保持语文课程正确的价值取向。


试题答案应有价值取向--评几道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更多精彩文章

    • 05年中考作文复习建议-关于中考作文命题及应试策略
    • 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走势
    • 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 专家支招攻克上海2006年中考文言诗文默写难点
    • 上海2006年中考語文命題趨勢展望與策略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