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语文教育的肯请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11-21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教研室   余有明

肯请之一:不要窄化了教育视野

l         不要窄化了教育对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美国的多元智能理论专家伽德纳指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成功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考试成绩只是这些智能中的一个小的方面(他认为这是属于语言和数学智能),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不可能都是整齐划一的。面向全体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发展的机会,否则,我们面向少数所谓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扼杀大多数学生的潜能与个性。所以我国目前所实行的义务教育就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不能把教学的目光只扫瞄在少数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这不仅仅是语文这一门学科的要求。

l         不要窄化了教学内容

语文教育要加强知识教学 ,因为知识是基础,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知识而去进行教学,那么是远远不够的。即使现在有人在提能力教学(技能教学),这能力(技能)也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语文课程标准同样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育内容应围绕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中心服务。它至少包括知识教学、能力(技能)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形成教育等。这是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所担负的全部的任务。因此我们不能只盯着书本。语文教育家于漪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学生时代读教科书,读好教科书,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千万不能局囿于此,画地为牢,把自己箍在里面,要善于抓住时间,拓展空间,广泛阅读。”(为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走近经典丛书》写的前言)

l         不要窄化了教学资源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包括课内与课外,例如,教科书、图书馆、电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等。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还要高度重视教学中的即时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肯请之二:不要弱化了语文的教育功能

语文教育的功能应该包括考试功能、基础功能和育人功能。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决定的。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日常教学中几乎只是为了强化考试功能。大量的语文教学是仅为应试而教,为考试而学。有的语文教学走上纯工具训练的羊肠小道,有的语文教学仅限于讲解课文内容,有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让学生通过考试这一关并不是坏事,因为这也是服务于学生的一个体现,但是仅仅是为了这一点,就显得太过于狭隘了。学生即使考试这一关通过了,但是其人格有缺陷,其精神有麻木,其情操有庸俗,那么他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就是一个明显的缺陷,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缺陷(如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佐证)。因此,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育还是要提倡“文道统一”,只不过要对“道”要赋予时代的内涵,诚如温家宝同志对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新的阐述:“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见温家宝在会见全国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时的讲话《在全社会大兴尊师重教之风》,载《中国教育报》2003—09—l0)

肯请之三:不要弱化了语文的情感熏陶功能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靠教师的空泛分析,而是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学中有一点分析是应该的,但是却不能过多。这就也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中要多积累,要多培养语感,就是这个道理。通过积累,培养语感,“润物细无声”,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郭沫若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着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

情感熏陶还指另外一个方面的意思。在语文课上,语文教师要激情澎湃,形成“情感磁场”,但现实中教师大多缺少激情,语言过于平和平淡。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课上都要抑扬顿挫,激情澎湃,但是“性情中人”应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肯请之四:不要强化了语文教学中的单一性

l         不要强化了单一的学习方式

目前充斥着课堂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过于普遍。学习主体的凸现是一道难过的坎。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是“春风难度玉门关”。即使是一些课改搞得好的学校,他们在尝试新的学习方式的时候,也过于单一,一提到合作学习,马上就是小组讨论,就永远是自然分组,异质分组,自然分工,而没有对合作学习作更深入的思考,没有去尝试指导分组,同质分组,合理分工,组际交流等。

l         不要强化了单一的教学结论

教学中不是不要结论,有时候结论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把这个当作唯一,那就不好。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体验感受。我们常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我们却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一道阅读练习题常常只有一个答案,学生作文严重雷同,千篇一律。我们常常抄写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语句含义等在黑板上,让学生记下,以作权威定论,特别是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指只是提供唯一答案的考试),这样必然造成死记硬背,限制甚至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l         不要强化了单一的主体

教学的过程应是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的统一,教师与学生是平等民主的关系,不要以教师的知识、学识、年龄、经验等因素去威慑、压制学生,教学中没有了对话与沟通,使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使教的主体过于突出。其实学习在学习中也常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有时他站在教师的肩膀上也能采摘到你意想不到的果实。

l         不要强化了单一的评价方式

在目前我们把考试当作唯一的评价方式,考查学校,看它的升学率,考查教师,看他的平均高分率,考查学生,看他的高分数。这样的标高所带来的危害是可怕的:学生是为了分数去学,教师是为了分数是教,学校是为分数去管。从评价的目的上看,考试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从评价的手段和结果上看,只有考试分数这一项,从评价的标准上看,它只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个性各异的学生。其实,“考试和评价,它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的概念。考试作为一种测量的结果,它是评价的一种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后者的手段之一,前者是局部,后者是整体。”(见语文考试研究专家倪文锦《语文考试改革之我见》,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2期)按新课程标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l         不要强化了单一的写作技能训练

作文教学本来是应强调观察、积累、思考,并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要鼓励说真话,诉真情,做到“文如其人”。可是为了应试,为了获得所谓的高分,于是教师只顾讲授写作技能知识,学生只顾训练写作技能。师生不约而同地认为:在选材上,写老师永远只是“三课”——深夜备课,带病上课,我为补课;写做好事,永远只是“三子”——上车让座子,上坡推车子,上街拾皮夹子;写好人,永远只是“三人”——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写勤奋,永远只是“三人”——牛顿,达尔文,爱迪生。在思维上,天上的云只能像绵羊和棉花,蜡烛只能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老师,狼永远是凶残的,狐狸永远是狡猾的,北山愚公永远是坚持不懈的,东郭先生永远是善恶不分的大好人。过分强调写作技巧训练的后果则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丧失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观察力与想象力。有些专家、学者曾为此大声疾呼:“中国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哪里去了?”我们是否可以从这里找到——当一代孩子不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不必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时,还怎么谈得上观察力和想象力?!

我们正走在新课程的大道上,只要我们用民主、开放、平等的理念去指导语 文教育实践,远离呆滞,我们一定能握手成功的课改。

    更多精彩文章

    • 作为人文的语文教育
    • 语文教育的迷误——访钱理群教授
    • 中国语文教育有问题!
    • 韩寒对语文教育的想法
    • 人文性——语文教育的灵魂
    • 我对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实践和思索
    • 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 [原创]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
    • 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