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 促其自主学习
来源:乐学堂发布时间:2014-11-29
在小学阶段,阅读课文中说明文占相当比例,这些说明文大多语言朴素,内容平实,文章结构也清楚明了,有规可循。编者旨在让学生多了解大自然,认识并掌握某些自然科学知识。因此,教学这类课文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本着“激发学生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的原则来进行。下面就我教《鲸》为例,谈谈说明文活动化教法的一些尝试。
一、了解内容,提出问题
说明文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传统阅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对课文内容不深抠细挖,对语言文字也不逐句剖析,而是借鉴活动课“趣、活、动”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为自主、更为愉快地学习。
在教《鲸》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带着“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能读懂哪些内容?”的问题反复通读课文。学生依据不同的阅读水平,在各自头脑中形成文章内容的“雏形”。再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进行交流。在这种小范围的知识传递中,既能使学生就一些简单的内容达成共识,又能互为补充,缩短学生彼此之间的认知差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在学习小组内读懂的内容在全班汇报,以巩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启于思,思启于疑”。在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把握住学生思维活跃的火花十分关键。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带着“关于《鲸》这篇课文及有关内容,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来读课文,这就使以往教学中的“质疑”环节更有针对性,不至流于形式。进而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有的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层思考的问题,如“齿鲸和须鲸除了饮食习惯不同外,还有没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而更多学生提出了超越课文内容以外的问题,如“鲸是不是只分齿鲸和须鲸两种?”“鲸的祖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师生共同对五花八门的问题进行整理合并。对于一些像“课文从几方面写了鲸的生活习性?”这类简单的问题,由同学之间当时就予以解答;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鼓励各学习小组依据自己组的实力来主动承担“攻克”任务,并允许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跨小组承担。
这种教学设计,由于没有一些琐碎的问题强牵硬拽着学生的思维,因而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学生在自悟自得、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交流反馈,求同存异
学生经过认真的学习、准备,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而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有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机会,所以,及时地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由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对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进行汇报,组内其他成员予以补充,其他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生也加以补充或纠正。这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就形成立体交流结构,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高密度、大容量地完成了知识、信息的传递。
在汇报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课文中包含的问题,学生没有太多分歧,但对课外的一些问题却有些争执,如对“什么原因促使鲸生活在水中?”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地壳变动”和“鲸自身退化”这两种意见。类似的问题学生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时不必急于或否定某一方面。不妨让学生带着“究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再到“课外老师”那儿去找出答案。这种求同存异的教学方式,表面上是给课堂教学留下了“小尾巴”,而这却恰恰激起了学生征服疑难、探求真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保持着长久的学习内驱力。至于“遗留”问题,可利用晨会、语言活动课等形式予以展示。
说明文活动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说明文这种特殊体裁而设计使用的,从尊重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出发,由阅读课文中注重语言方案训练力求转变为注重信息交流与吸收。当然,教材中各篇说明文体裁虽然相同,但内容却各异,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必与《鲸》一概而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因文而异,量文度法。切实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老框子里走出来,真正做好“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导航人,让学生能用自己更为喜欢的形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了解内容,提出问题
说明文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传统阅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对课文内容不深抠细挖,对语言文字也不逐句剖析,而是借鉴活动课“趣、活、动”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为自主、更为愉快地学习。
在教《鲸》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带着“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能读懂哪些内容?”的问题反复通读课文。学生依据不同的阅读水平,在各自头脑中形成文章内容的“雏形”。再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进行交流。在这种小范围的知识传递中,既能使学生就一些简单的内容达成共识,又能互为补充,缩短学生彼此之间的认知差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在学习小组内读懂的内容在全班汇报,以巩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启于思,思启于疑”。在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把握住学生思维活跃的火花十分关键。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带着“关于《鲸》这篇课文及有关内容,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来读课文,这就使以往教学中的“质疑”环节更有针对性,不至流于形式。进而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有的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层思考的问题,如“齿鲸和须鲸除了饮食习惯不同外,还有没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而更多学生提出了超越课文内容以外的问题,如“鲸是不是只分齿鲸和须鲸两种?”“鲸的祖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师生共同对五花八门的问题进行整理合并。对于一些像“课文从几方面写了鲸的生活习性?”这类简单的问题,由同学之间当时就予以解答;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鼓励各学习小组依据自己组的实力来主动承担“攻克”任务,并允许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跨小组承担。
这种教学设计,由于没有一些琐碎的问题强牵硬拽着学生的思维,因而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学生在自悟自得、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交流反馈,求同存异
学生经过认真的学习、准备,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而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有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机会,所以,及时地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由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对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进行汇报,组内其他成员予以补充,其他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生也加以补充或纠正。这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就形成立体交流结构,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高密度、大容量地完成了知识、信息的传递。
在汇报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课文中包含的问题,学生没有太多分歧,但对课外的一些问题却有些争执,如对“什么原因促使鲸生活在水中?”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地壳变动”和“鲸自身退化”这两种意见。类似的问题学生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时不必急于或否定某一方面。不妨让学生带着“究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再到“课外老师”那儿去找出答案。这种求同存异的教学方式,表面上是给课堂教学留下了“小尾巴”,而这却恰恰激起了学生征服疑难、探求真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保持着长久的学习内驱力。至于“遗留”问题,可利用晨会、语言活动课等形式予以展示。
说明文活动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说明文这种特殊体裁而设计使用的,从尊重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出发,由阅读课文中注重语言方案训练力求转变为注重信息交流与吸收。当然,教材中各篇说明文体裁虽然相同,但内容却各异,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必与《鲸》一概而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因文而异,量文度法。切实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老框子里走出来,真正做好“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导航人,让学生能用自己更为喜欢的形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