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12-01
关于阅读技术的几点思考 说到阅读,有两个最高境界是所有人都心慕有加的:“一目十行”和“过目不忘”。“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严格说来,世界上是没有这样的天才的,任何训练也练不出这种天才。这句话,只能这样理解:有的人阅读速度非常高,而且记忆效果也非常好。我个人认为,经过有效的科学训练,普通人的阅读速度完全可以提高5倍—10倍。具体地说,如果是一些特殊的阅读,如校对文稿。审阅试题等,信息量大且密集,记忆量大,理解费力,这时的阅读不能强求阅读速度,最好是字斟句酌。高速阅读只能用于阅读量特别大,但有效信息量小、信息密集度低的文章资料,如长篇小说,已读过的课文,一般性新闻等,并且记忆要求不高,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扩展知识面,这时,宜用高速阅读,阅读速度可达到每分钟2000字—3000字,有时可以达到每分钟10000字。总而言之,要视阅读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论之。 上述情况,成人一般都知道,但是多数不爱阅读的中小学生,很多却没有悟到这一点。有些小学生、初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多是一字一字地啃,速度太慢,这样进行课外阅读,收获不大,不会使人产生阅读兴趣。这点,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结果是想记下所有的,而所有的都没有记下。因为那样读,完全没有想到要记其中的有用信息、重要信息,没有用心“过滤”所读的内容,记忆没有一个重点,那怎么谈得上记忆效果呢? 学生上学,俗话说是读书。读书读书,那就得会读。说起来认得字就会读书就会读书,其实不然。什么叫会读? 朗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体育竞赛活动是对人的生理体能极限的挑战,如果进行朗读竞赛,则不仅要向人的生理体能的极限挑战,而且还要对人的心理极限挑战,朗读要用眼看,要把书上的黑字准确地转换成相应的声音,这要进行一系列心理活动。当然,我这里不是谈朗读比赛,而是谈朗读活动的复杂性。 朗读的技术性具体表现在速度和准确度上。由于朗读活动同时受到各人生理的素质的限制,各人的朗读速度是不一样的。朗读的准确也是各不相同的。 朗读的复杂性还在于难以用言语来描述,有朗读者体会文章的心理过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更难于体育运动。一个“真方” 孩子不爱读书,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速度不快,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是我给那些整天为小孩的成绩着急的父母们开的一个“真方”。希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的家长们试一试,在提高了小孩的阅读速度以后会不会改变原来的情况。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学生阅读能力的判别是其阅读技术的水平造成的。 阅读是一种能力,这是公认不争的,阅读是一种技术,有的人可能不甚理解。有些技术,谁高谁低,一眼能辨,而阅读技术的高低,恐怕就一眼难辨了。阅读速度的快慢,的确存在,遗憾的是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很多人都以为,阅读速度的提高一定得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来逐步提高,谁也没有想到用“训练”的办法来迅速提高,使一个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一般高中生、大学生的阅读速度。关于阅读准确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这是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射箭的技术,射一百支箭,有九十九支射中了,只有一支没有射中,这样的射手还算不得好射手。 我在辅导大女儿学习时,发现其作业 中的失误率非常高,偶然想到要自家定一个准确度的标准来衡量女儿学习中的失误率的高低。我依据一个非常偶然的个人经历,定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失误率标准——0.1%。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你如果有兴趣,亲自试一试就知道你想错了,“百发”不失“一”,也就是说,正确率要求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要求失误率在0.1%,这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果你有兴趣,把你儿女上学期的数学作业 找来,数一数,你会发现,小孩的失误率是惊人的,你可能没有去深思一下,如果你儿女的失误率不降下来,在中考高考量,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我们在此假设,每门课的失误率是5%,中考时因失误要失掉多少分?这些分对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朗读(有声阅读)训练指要 请家长先任选一篇小孩学过的课文作为朗读训练材料。这个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训练,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准确度。我们的要求是,读1000个字,只允许读错1个字。 “朗读误读率”也应是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这种测试工人极费时,正常的教学活动中似乎无法进行,所以长期以来都被忽视了,这一忽视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被忽视,从孔夫子一直忽视到如今,几千年来似乎只有荀子说一句“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的话,荀子说此话时我以为他是第一个意识到“学习问题上准确度”的教育家,由于那时没有钟表,意识到了就只能意识到了,但那时不可能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读写算记的标准出来。 朗读训练的目的不是想提高朗读的速度,我觉得朗读的速度没有多少空间可做文章的了,我的目的是想借此提高朗读技术水平——朗读的准确度,间接训练阅读的准确度,因为阅读的准确度难以直接测量。 有什么方法能迅速提高朗读的准确度呢?有些小孩朗读的误读率为什么那么高呢?朗读的准确度究竟应达到多少呢? 对于学生朗读误读率高的原因,家长和教师们多半归罪于小孩读书时不用心。请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和教师们用心地、认真地朗读一篇1000字的小学语文课文。 你“用心”地朗读,结果怎样?有没有误读的地方——一样有,再来一次,又有,是不是? 你分明是用了心,为什么会错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朗读技术不到家。 朗读有哪些技术呢?朗读技术也不是什么高难技术,主要难在眼、脑、口的配合上,小学生都会。但要求误读率在千分之一以下,这里就存在一个技术问题,用“一次高速阅读”+“一次朗读”的办法,终于使问题得以解决。 具体来说,在朗读时,“眼”要像进行高速阅读那样,以多个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对这个“阅读单位”用高速阅读的方法进行第一次不出声的“读”,紧接着再次对这同一个“阅读单位” 中的字逐个用出声的“读”来读。 这个奇怪的朗读方法,开始学习时,会令人觉得不开心,别扭。但是一旦掌握了之后,能非常明显地提高读写算记等各个学习技术的准确度,这也是一种学习技术,应当努力掌握。 其实,100%准确地朗读一小段文章,很多人能做到这一点,但要将100%准确朗读的过程清楚地描述出来,却不是容易的事,这个非常微妙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协调过程是非常难体会的,真是意会不易,言传更难。 具体训练时,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 先将一个有5个—8个字的简单句子教孩子用目光一次全部注视一秒钟,然后再让他出声朗读,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个7个字的词组让小孩先注视一秒钟,并问一问他是不是可以在不转动眼球的情况下一次全部将7个字都看下来,如果小孩说可以,就让他出声朗读出来。 这时家长要通过交谈来让小孩仔细地体味一下刚才那个一次“高速阅读”,加一次出声“朗读”的模式和技术,然后再来几次强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 王码电脑公司 武汉市江夏区 这种过程非常微妙,其间的动作持续时间短,不易观察,只能通过其读凌晨是否有误来判断,如果一字不误,则算过关。 这是初步训练,接下来是一个不断加长句子长度的逐步“升级”的训练。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 武汉市江夏区卫生学校 这种训练需要反反复复进行半个小时,使小孩能初步掌握这种方法,形成这种特殊的阅读,再次测试小孩的误读率,可能会出现惊人的进步。当然,没有一下子就能达到上面的达标误读率的,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可逐步达到。掌握任何一门技术都需要反反复复地进行训练,仅仅知道方法是不行的。 我们可以算个大概账,如果小学生的读写算记的技术提高了,读写算记的综合速度提高了3倍,原来每天要花3个小时来完成作业 ,现在可以节省2个小时,这2个小时中用不1个小时来学英语和其他的东西,用1个小时来进行课外阅读,如果阅读速度是每分钟600字(大多数成人的阅读速度),每天的阅读量就是600×60=36000,一年的阅读时间以300天计,36000×300=1080万字。如果选择适合小学生水平的读物,小学生是很喜欢进行阅读的。小学生的课外读物,我认为应以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笑话为主,初中生庆以中外名著为主。我还觉得,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应当为孩子多购置一些中外名著、民间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还应当购置一些青少年百科全书类的书籍供小孩选择阅读。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出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对中学生的阅读总量作了要求,要求初中生每学年的阅读总量不得少于80万字,高中生每学年的阅读总量不得少于300万字,并向中学生推荐了30部课外阅读书目。学生反映做不到,家长反映做不到,老师也反映做不到,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反映名著太厚、内容太深、时间太紧,但没有一个家长、一个老师反映学生的阅读速度太慢。 我以为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3000万字以上,如果将阅读速度提高5倍是没有难度的,难的是有些中小学生不可能弄到那么多的课外阅读材料和不知道阅读哪些读物才收获最大,现在大纲有了推荐书目,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了,剩下的就是阅读技术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