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12-18

湖北省潜江市徐李中学(433112)  胡定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应是作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可是许多学生作文时时常感到生活范围狭窄,无事可记;生活单调枯燥,无情可抒;思想苍白,思维贫乏,无理可议。写作时只得“一读、二记、三抄、四套”,甚至胡乱编造,这怎能文从字顺地写出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事实上,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只要让学生用“心”观察,用“心”发掘,用“心”体验,你就会发现真挚的情感会从他们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因此,平时的生活积累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生活素材的积累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要求他们坚持写日记。

初学写日记往往感到无事可记,无话可写。不少学生常常问:日记天天写,写什么呢?他们往往只看到,日子只是机械的重复,今天是昨天的轮回,生活的节奏一成不变,单调枯燥,了无新意。因此,写日记的材料不出三天就会用尽枯竭,面对多彩的生活,一派虚无茫然。

其实这正是因为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观察思辨感悟能力缺乏培养训练使然,一个具有敏锐的观察感悟能力的人就会发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的流水决不会重复昨日的河床,世界如此浩瀚,社会如此瞬息万变,昨天走过的荒郊,明天就可能高楼林立,昨日的穷乡僻壤,明天可能是又一个现代新村。人生又是如此五彩缤纷,今天的无知少年,明天就可能是社会栋梁,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生活之波滚滚滔滔,日记的材料也应源源不竭。

那么,日记究竟写什么呢? 日记是一种最自由最灵巧,题材最宽广的文章体裁。叙事抒情,写景状物,言志议理,手法多样,任其驰骋。诗歌散文,小说小品,寓言童话,科幻故事,读书随笔,读报杂感,时事纵评,乃至戏剧曲艺,体裁不限,任展雄才。题材更是广阔无垠: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潮起潮落,草木虫鱼,世事沧桑,人生百相,都可以纳入日记的视野;喜怒哀乐,得失宠辱,自励自强,都可作日记倾吐的衷肠;天南海北,九州方圆,国际风云,社会变革,时代热点,街谈巷议,都可作日记追逐的话题;校园内外,同学亲朋,亲情、友情,妒忌、误解、思念,都是诉诸日记的情愫。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只要有心写作,日记的材料实在有如三江之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要想写好日记,丰富写作素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留心身边的事物,善于观察外部世界,敏于感知,勤于思考。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不少的新事,大至国际大事,小至校园风波,家庭喜剧,父子代沟。我们每天都接触不少人物,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一个故事。这些活泼泼的人事全凭我们去感知,一花知春,一叶知秋,一事一物都必然有前因后果。不仅要观察记录,还要发掘它内在的深刻意义,渗透自己的观点,文成于思,思源于识,没有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思考就不能发现鲜活的日记素材,更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无“思”无“识”,文思就会枯竭。
    2、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生活内容,把触角伸向人生的广阔领域。一个兴趣狭隘,自我封闭的人,永远品赏不到人生的乐趣和生活的异彩纷呈,自然失去了许多人生舞台,也就失去了许多生动的日记素材。
    3、读书游历,广闻博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尽人皆知的名言,可是却有不少同学、家长把正当的课外阅读和游览视为歧途,将一切古今中外的文化瑰宝拒之门外,一心只读“圣贤书”(课本教材),至于节假日游览名胜古迹,更视为无益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结果只能是孤陋寡闻,知识贫乏,划地为牢,作茧自缚,只能使才能萎缩。因此必要的博览群书才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焕发写作灵感,从而提高知识素养、写作技巧。
    4、要有恒心毅力。坚持写日记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意志的培养,不管生活的节奏如何紧张,都不应当中断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多则千言万语,少则三言两语,而且生活节奏越是紧张,往往越是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青春时光,越蕴含丰富的日记素材,越是应该书写的人生画卷。
    可见,日记是记录学生成长历程和心灵感悟的芳草地,它能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写日记,而学生平时也乐于以日记这种相对自由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事实上,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了,也自然懂得更深层次地感悟生活了。这无疑为他们作文素材的积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写作时,再打开日记,就犹如打开了储存大量信息的记忆仓库。如再让他们从已搜集积累的写作素材中选出最适合作文要求的内容,那何愁写作再无“源头活水”。

学生利用日记素材写作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尝试。

1、归类。学生日记中所记录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用他们自己的视线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的不同侧面。教师可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提前给出作文题目并提出相关的写作要求,再让学生对自己以前的日记进行一次全面的阅读,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按不同的生活内容归类整理。如按主题的不同可分为“多彩的校园”、“温暖的家庭”、“多面的社会”、“美丽的大自然”,按情感的不同可分为“喜”、“怒”、“哀”、“乐”或“酸”、“甜”、“苦”、“辣”等。

2、筛选。同一个文题,可用的材料或许有许多,如何在这众多的素材中提炼出最佳材料呢?这就要根据学生自己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了。只有那些既能真实抒发自己的心声,又最能表达文章主题的材料才是他们的最佳材料。

3、组合。写作如建房,材料选好了,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日记只不过是学生对自己生活体验的简单罗列。学生在选择好自己的材料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些零散的材料重新组织,可以将已筛选的单篇日记进行修改、润色,也可将多篇相关联的日记重新组合,使之成为一篇能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除了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充足“活水”外,也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让学生自己“找米下锅”的方式,如果学生一旦获益、开窍,则会一发而不可收,即使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能让他们写出文从字顺,感情真挚的好文章来。

 

 

    更多精彩文章

    • 如何让学生爱写日记
    • 谈魏书生的日记教学
    • 引导学生作文个性化
    • 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电影走进语文课堂
    • 让心灵诠释语文 ———浅谈“循环日记”教学
    • [原创] 网络日记——美丽的心灵家园
    • 中学生作文不良心理分析
    • 浅谈学生作文的“标新立异”
    • 魏书生管理日记-知人 育人
    • 谈如何如何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