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12-29

湖北省荆州市教学研究室 余映潮

请看鲁迅《祝福》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

“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

文,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像上述教例中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我们称之为“主问题”设计。它是对大面积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

目前,提问过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提问”之“弊”明显地表现于课堂的有:“步步为营”的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板书”靠近的阶梯;“提问群”成为帮助教师绵延滔滔讲析的桥梁;“碎问碎答”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而“主问题”相对于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

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2.“主问题”在教学中的出现是经过认真设计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

3.“主问题”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的“板块”。所以,“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

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可以说,“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将学生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在“主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要理性地关注如下内容。

1.“主问题”要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能引发对全篇文章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如:《狼》:请以“狡猾”与“机智”为话题,谈谈你对《狼》这个故事的理解。《孔乙己》:请围绕“孔乙己与‘酒’”这个问题自读课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所得。

2.“主问题”应有利于课堂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让学生有长时间的读写活动。如:《苏州园林》:请同学们选出文中的重要语句,形成全文的主要信息。《雨说》: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300多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3.“主问题”应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让阅读过程中有充分的对话与交流。如:《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从作者行踪、作者感情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三种角度分层划段吗 还有没有另外的分层划段的角度呢?《麦琪的礼物》:试从时间、主人公经济条件、夫妇之间的感情等几个方面分析,你觉得小说中的“巧合”可信吗?

    更多精彩文章

    • 把IT融入教育创新
    • 放开手中的线——注重技巧 创新课堂
    • 少一些提问,多一些阅读
    • 新一轮语文课改淘金——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 综合性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 浅议语文创新教学中的“假创新”
    • 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意见
    • 学习洋思经验 创新课堂教学
    • 教学机智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 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