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卜算子 咏梅》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12-29
《1 卜算子 咏梅》
学习要求:
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教学准备:
1、搜集古今诗人的咏梅作品。
2、师生查阅1961年国内社会背景的资料。
3、分别查阅关于两首作的赏析文章。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认知
1、由"你见过梅花吗?你了解梅花吗?"引入。
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梅花,学生自由发言
2、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组织同学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诗文、图片、乐曲等)。
由搜集人自行介绍。(详细内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3、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二、进行新课,了解背景,理解全词。
1、根据学生的搜集的资料,引出课题,并结合学生旧知弄清词牌、题目等。
2、启发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
3、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读文研讨。
三、汇报交流,明确理解,感情读背。
1、指读课文,互相评价。
2、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习收获。
3、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四、巩固练习,丰富积累。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试着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 )的梅花
2、在搜集的资料中,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介绍给同桌,择优抄在积累本上。
学习要求:
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教学准备:
1、搜集古今诗人的咏梅作品。
2、师生查阅1961年国内社会背景的资料。
3、分别查阅关于两首作的赏析文章。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认知
1、由"你见过梅花吗?你了解梅花吗?"引入。
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梅花,学生自由发言
2、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组织同学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诗文、图片、乐曲等)。
由搜集人自行介绍。(详细内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3、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二、进行新课,了解背景,理解全词。
1、根据学生的搜集的资料,引出课题,并结合学生旧知弄清词牌、题目等。
2、启发学生根据预习,提出问题。
3、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读文研讨。
三、汇报交流,明确理解,感情读背。
1、指读课文,互相评价。
2、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习收获。
3、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四、巩固练习,丰富积累。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试着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 )的梅花
2、在搜集的资料中,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介绍给同桌,择优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发对照,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回顾旧知,创设学习情境。
2、出示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二、由疑而入,自主学读,理解研读。
1、教师介绍毛主席写"咏梅"时的小故事,重点指出"反其意而用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把搜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文章,发给各小组,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三、交流研讨,促进理解,个性表达。
1、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习,交流理解与收获,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2、学习小结。
四、深悟情感、创意表达。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均可。)
2、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五、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陆游的词作来进行读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