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学习——命题意图说明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1-21
让学生快乐学习
——命题意图说明
三门广润书院 曾芳萍
进入新课程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能不能让考试变得更有趣味,更富有生活化;能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乐于学习;能不能通过考试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带着这些思索,我们编制了这份试卷,想以我们的努力,尽可能地体现新课标精神。
一、 让考试生活化
“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语文课堂应该与生活相呼应,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可行走向。“考试生活化”是这份试卷最好的注角。整个考试过程就是一次大型的活动,是生活情景的再现,考试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变成一种愉快的经历。学生一翻开试卷,第一句就是:“同学们,前一段时间学习一定很有收获!今天,让我们展示一下吧!” 这既让学生一进入考场就有一份惊喜,消除了原先对考试的恐惧心理,又让学生认识到原来考试是能力的展示,在活动中展示能力。整个考试由四个活动——“语林漫步”、“腹有诗书气自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手写我心” 组成,活动的材料都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比如让学生给学校的广场取名,为学校拟公益广告等。不仅考核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主人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创新的欲望,点燃了学生内心自主创新的火花,而且使语文学习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整份试卷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语段训练,内容都贴近生活,题目设计也都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比如“‘贪婪’一词在文中的这种用法,相信你在日常生活和平时写作时也经常碰到吧,请再举一例。” “‘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行道树为何有这种心理感受?假如你是行道树,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母爱是伟大的!而我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母爱,忘了对妈妈说声 ‘谢谢’。母亲节就是让你感恩母爱的节日,你知道它是每年的哪一天吗?”等等,这些题目都给学生放飞心灵的权利,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告诉学生该怎样生活。所以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体验到考试的趣味和快乐,而且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时时有语文,处处有语文;也时时处处用到语文,语文学习若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必将发芽,开花,结果。要学好语文,就要热爱生活。
二、 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无论哪一门学科,最终要达到的是育人的目的,语文课程当然不例外。但我们以为,育人不等于思想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这份试卷,让学生感到的是一位朋友在与他进行心灵对话。要学生抄写的这段“人生的三种境界”,与新教材相吻合,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理想观的教育。“活动三”的选文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就如一个母亲在向每一个学生倾诉她的心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辈对他们的关爱,理解自己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凝结着长辈的心血。再通过活动四的一个故事,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一些是以亲切的语气娓娓道来,与学生平等对话,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三、 让考试指导学习
试卷不仅在形式上更新,贴近生活,让学生乐于接受,而且,卷中主持人的角色,是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心灵之友,同时也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语文。如活动二的开场白: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知识能够让生命进入更深刻的内层,使心灵放出奕奕神采,从而使人的气质与风度显现出来,让学生明白读课外书的目的。“所以老师建议你要多读有益的课外书。告诉学生学好语文的功夫在课外,多读有益的课外书”该怎样读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而且还要把书中优美的、富有哲理的语句背下来,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语文学习更需要养成好习惯。这份试卷提醒学生要养成工整书写、背诵等基本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养成探究质疑的习惯,这是新课程中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内在要求。“活动三”的片段一的最后一题: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的,不管读什么作品,我们都要批判地吸收,贵有质疑精神。精读选段后,你觉得作者在词语运用、立意布局等方面有哪些值得商榷,请大胆质疑。这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批判吸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品质,培养创新精神。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总之,这次命题是以尊重生命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展示才能体验快乐。我们衷心地希望语文考试能更具人文关怀,让学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