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朗读的重要作用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2-12
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 杨胜利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更为突出。
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还相对比较弱,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还比较强,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他们更热衷的是相对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朗读可以给他们最直接的感受,语音比文字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因此,七年级的语文教学,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味,既能受到熏陶感染,又能锻炼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从而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而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入学之初,教师朗读的示范作用是显而易见,因此,教师要认真地准备。毫不夸张的说,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比细致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对教师的声音、表情模仿得快、准,这时,教师只要适时的引导,就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要领,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节奏,特别是对意义重音的把握。让学生在朗读前细心的思考、判断,那么,当学生能够读出停顿、重音、语调,读出节奏感时,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的朗读还可以有多种形式。特别是让学生轮流朗读:为了自己不落后,为了读得比其他同学更好一点,他们就会仔细地看书;并且,在学生的心目中,读书要比教师的提问更容易完成——虽然,教师的朗读要求也不易达到。这样,就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避免了课堂上一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采用评读,即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的方式,让学生在评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功能,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降低教学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