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意识
来源:乐学堂发布时间:2015-03-04
阅 读 教 学 中 的 人 文 意 识
山东省微山县夏镇第一中学 谢继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使用,如何适应人与计算机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思想得到启蒙,个性得到张扬,给学生“打下精神底子”(钱理群语),这已成为许多高中语文老师十分关切的话题。拙文《》,试就以上问题,围绕渗透人文意识的理论依据和手段提出个人看法。
一、当前的现状
目前,尽管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已大量地普及,但我们看到,应试教育的怪圈仍困扰着我们,传统教育的思想仍束缚着我们。课堂上,本应以人为本的语文阅读变成了一种扭曲异化的单一活动,本应平等的心灵对话变成了一种孤独的赏析。这具体表现为:
1. 语文教学方式的理科化。
1998年《北京文学》中《误尽苍生是语文》一文,给语文教学掀起了波澜。
“误尽”一词,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因为长期存在的弊端——理科化的程式教学,已经不断地把语文推向了极端:语法分析代替了形象感染,抽象社会学的说教代替了崇高美的鉴赏,零敲碎打代替了艺术整体的把握,条分缕析和逻辑推导代替了心灵世界的感悟,文章本质属性固有的灵动和韵致几乎扼杀贻尽。这样,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两个误区:
①背离人的发现和解放的要求,孤立地要求学生积累和掌握字词句的技术训练,以为学生积累和掌握了大量字词句就能提高读写能力了。
②曲解“让语文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之说,以为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再加上熟悉生活,掌握大量生活素材,就能提高读写能力了。
2.漠视信息时代的感情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向语文教育现代化呈现出未来的两大变化:
①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将给语文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带来变革。检索方式将从以往的人工查询走向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查看电子出版物(高速公路的集装箱);阅读方式将从以往的阅读印刷文本走向阅读网络信息;写作方式将从以往的手写走向键盘、鼠标、扫描和语音的输入。
②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给目前的阅读教学带来冲击。少慢差费将被有效、快捷的特点所代替,学生将加快阅读速度,从中获取网上的丰富资源。
尽管如此,但我们发现,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情感异化、沙漠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如果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漠视新时代的感情需要,固执地守住旧有阵地,将滞后语文教改的步伐。
因而,目前,教学以人为本,在阅读中渗透“美”的人文思想,是时代的呼唤,教育的呼唤,也是对语文教改浪潮的呼唤。
二、渗透人文意识的理论依据
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运动,人文素质就是全面的文理交融。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人文教育精髓的培养。
我国的文化传统历来崇尚艺术教育与美学意识的开发。
从孔夫子的“成于乐”、“游于艺”,到庄子的“天地有大美”,从魏晋南北朝的曹丕、陆机、钟嵘、刘勰的美学理论,到唐宋时期杜牧、司空图、苏轼的美学实践,无不强调着“赋”、“比”、“兴”、“风”、“神”、“气”、“骨”、“韵”、“味”、“意”,无不强调着“以形写神”、“气韵生动”、“骨气用笔”,他们的美学实践和理论著述中,都贯穿着“美”这根主线。
这些“美”,包括了对理想的执着、对事业的入迷、对人的真诚,包括了对自身的感知力、对冲动和愤怒情绪的控制力,当然更包括了人格的魅力、精神的火花、道德的力量。这种“审美情趣”,是成功的优势,是健康发展的标志,更是多少年来,许多人追求的“养心”,追求的“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蔡元培是本世纪末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早在80年前,他就提出美育教育的口号和理论,他甚至说,做一个真正的人“完全不由知识的计较,而由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知育而源于美育”。
鲁迅是倡导美育的先驱,早在青年时代(1903年),他便大量翻译了西方呼唤个性的作品,满怀激情地写道:“世有不甘自下于巾帼之男子乎?必有掷笔而起者矣”(《斯巴达之魂》)。10年后(1913年),由他起草的蔡元培支持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强调“美术以娱人情,以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沾沾于用,甚嫌执持”。
中国如此,西方也如此。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解释了激发情感,可以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原理。
不难看出,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美学的人文意识可以宏扬文化传统,高扬个体人格,使学生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在知识经济时代,提高人文修养,更具有下列意义:
1.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去滋养学生,打好精神底子,使学生身心健康、持续、深入地发展,拨亮学生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洗涤学生与真善美共振的心灵,激发出学生对真善美的审美想象。
2.关注人的生命运动。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育和训练中,学生实现自我精神的成长,即人的成长,教师也激发了其自身内在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在提倡学生“主体性的自由学习”当中,尊重学生从个性出发的自由选择,尽最大努力开拓学生精神自由的空间。
3.改善人与机器的关系。在促进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发展中,在获取网上资源的同时,研究人与计算机关系,防止人的情感的物化,机器化,促进人与机器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
4.培养创新意识。人文教育,使学生更大胆质疑,钩深致远,探赜索微;在穷理尽性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将更能得到保护、发扬和光大。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意识
1.立足课堂。
课堂里,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师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在教学中,要进行师生的生命意识能量的交流,因为课文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
有位老师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学过程 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由“圣人”孔子的“圣”引出“诗圣”杜甫,激发学生思考,诗人“圣”在何处,“圣”在哪里?然后,亮出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痛苦和他的深沉的忧思;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这种导入 方式,有联想,有比较,有思考,显得自然。
在课文学习之时,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在自己命运和民众生活里,能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最后一段使我们看到了诗人高大美丽的形象,这种深远感人的意境,令人回味不已。”
结尾的认识,充满了激情,将情、景、理融合在一起,给学生以美的陶冶,美的熏陶,注重了人文性的教育。
在语文阅读中,我们要开启学生灵性,使其热爱生活,感悟生活,从中发展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
2.面向社会。
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将课堂延伸到社会。与名人、与伟人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
比如,研究近代广东四大政治家。研究他们的政治主张或行动,研究他们诗文、理论,寻找其中的人文因素。广东四大名人为: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元帅叶剑英,清末戊戌变法领导者康有为,打响推翻清王朝第一枪的农民领袖洪秀全,要指导学生从广东四大名人中感悟一种民族责任感和一种震撼的人格力量。
又如,可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论辩。如组织学生辩论《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信息传播是否打击本土文化》、《全球化是否有利于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否并行》等问题,擦亮学生发现真善美的眼睛。
再如,进行课外读物的探讨。可以读一点思想录:《敬告青年》(陈独秀)、《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共产党宣言》(德·马克思、恩格斯)、《培根论说文集》(英·培根)、《随想录》(法·蒙田);可以读一点余秋雨、季羡林、赵鑫珊、史铁生、魏明伦、梁衡等当代文学大家的散文随笔;可以读一点文学论著:《人间词话·治学三境说》(清·王国维)、《中国小说史略(节选)》(鲁迅)。总之,要着眼于人的发现与解放,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外学习作为一种灵魂的游历,从中审美、求知、明理、立德、增智。
3.利用网上资源。
在信息化的今天,人的情感日趋异化、沙漠化,用人文精神去构筑学生精神的家园,将生命意识作为阅读教学的立足点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目前,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语文教师积极开展了“网上语文”教学实验。在实验中,他们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以问题或活动为中心,利用语言文学、社会学、考古学、伦理学、风俗学、地理学等人文学科专业,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培养人文精神,教会学生做人。
利用因特网资源,建立学生自己网页,实现在论坛的自由对话,发表学生自己的习作,设置学生的精神园地,是要让学生提高对书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在世人面前展现一个个生气勃勃、身心健康的个体,为今后服务于社会奠定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研究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个尚须大量深入、细致地探索的问题。这里权当抛砖引玉,恳请专家学者指正。
参考资料:
①李泽厚、刘刚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②黄玉峰、周唯信:《东方情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