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的是这样的语文课堂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3-11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上?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会思考、敢质疑、能创造、善表达、有沟通能力的人。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呢?怎样的语文课堂生活才是高质量的呢?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更要紧的,他还应该是一个理解文学之美的人,他能够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语言所创造的文学世界是多么美妙。

钱理群教授多次说过“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最根本的任务是打好精神的底子。”打造中小学生精神底子的途径有许多,最有效的最经济的是对经典课文的咀嚼品味。语文课堂最忌讳的就是“浅”,上课最忌讳浮光掠影,不肯让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品。这样学生的精神底子很难积淀。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地对话交流,读出自己的见解,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或感触。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心得。

一、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善于把握触发点 

每一篇课文,都有不同的切入点,但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循序渐进地浏览、寻读、品读,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真正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如七年级上课文《小巷深处》,主要致力于表现人物感情世界的变化,通过对母亲的竹棒多次描写寄予作者对养母的歉疚和深深悔悟。在文中作者用质朴感人的语言再现了母亲的辛苦,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从幽幽小巷到斑驳的竹棒,到历经沧桑的憔悴面容,到深沉的无私的母爱,这些激荡着作者的心,也牵动了读者的心,从单纯的小巷、竹棒上升到情感世界。这些就是这篇课文最具价值的人文性体现。另外,初一学生与当时的作者年龄相仿,他们的生活内容、活动情形、心理意识也是相通的,抓住这一点,相信就能让学生较好地贴近文本,真正读懂课文并有自己的感悟。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组织上始终围绕这么一条主线:通过体味本文多处对母亲的肖像描写,对母亲的竹棒的描写,感受作者的心情,感受母亲的既痛苦又坚强的心情,理解父母亲对儿女的那种无私的爱,理解父母对儿女的教育对其成长的重要。在教学活动安排上主要设置三个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语言层面上感受作者对母亲感情的变化;结合文本及生活体验感悟母亲对“我”的爱,感悟母亲用爱对“我”教育的重要性。整体感知、寻读、品读、合作讨论、探究性学习能较好地得到落实。一堂课下来,深深地悔悟的“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母亲在学生的心头难以忘却。

其实,在新教材中有许多作品都具有深厚的人文性,这需要教师学生静下心来细细地去把握感悟,真正进入作者的心灵,而非粗浅地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如教学郭沫若的《石榴》一文,作者并不是停留在描绘石榴的层面上,《石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石榴的,而是通过描绘石榴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抒发自己执着的信念。如果教师把握到了这一点,相信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组织不会偏离文本了,作者喜爱石榴,因为石榴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学生也会有更实在的感触。

二、多元品读,激发共鸣。

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 中,对文字的品读理解不能简单地作一元预设,应注重鼓励学生的多元课堂“生成”,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给学生一种思考的方法,甚至于帮助学生创造一种思考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同时也让他们体验自己成功的快乐。当学生惊异于自己的理解感受被其他同学、老师肯定赞赏时,脸上的幸福表情让人动容。

记得上《犟龟》时,要求学生模仿小乌龟和途中可能碰到的其他动物的对话,我观察到有好些学生越表演越兴奋,连续模仿了好几种动物,并且越说越精彩,同时带动了更多的学生积极思考发言,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课堂教学不仅要让程度好的学生充分活动起来,更要让程度差的学生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发法并内化为一种学习的能力,也能产生共鸣。如在上朱自清的《春》中,我要求学生分析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一位学生找出这么一个句子“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那位学生说不知道怎么分析,如果老师轻易地让学生坐下去,那学生就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学习方法体验的机会。当时我提醒他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那学生马上说是比喻,然后我又问这句话写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是写春天很有活力,我又追问,这样写与“春天来了,生意盎然”哪一句好,为什么?那学生回答:把春天比作娃娃,非常具体逼真,非常生动……至此,我相信他肯定理解了这文字的妙趣。

不过我认为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多元品读并不能随意割裂文本,随意地抛弃文本进行所谓的解读,教师必须理性引导学生的多元理解,而不能一概肯定。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对《背影》中父亲形象的分析,有一学生批判“父亲”没修养,理由是他不守交通法规,横穿马路……而语文老师对此却大加赞赏!可以相信,这样不加指正的多元品读,语文教师、语文课的价值也就一文不值了,学生还能学到什么呢?

三、回归传统,让语文课更有滋有味。

语文界一直很浮躁,东西南北风几乎年年刮,使得语文课游离于真正的语文课外,现在有些课堂教学,由于曲解了教改思想,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或舍本逐末,追求戏剧化;或全盘讨论,换汤不换药……新课改理论主张要让课堂活起来,本来这是科学的新观念,但是怎样‘活’、‘活’到哪种程度,却成了教师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结果课堂教学出现了上述“多了花哨少了朴实,多了浮躁少了凝重”, 语文课有时成了思想政治课、自然历史地理课……听说有一教师是这样对《雷雨》进行教学的,教师要求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虚伪的同学站到右边,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同学站到左边,接着就是左右两边的同学进行打擂台。整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这尽管是个案,但我们现在有些老师的语文课似乎有去语文化的倾向,没有让学生沉入课文中,没有让学生透过文字触摸作者的情感,没有让学生深入感受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教师没有被感动,没有用动情的语言来上课,没有激动的神情举止,学生也远远地看着,这课能成功吗?

传统的语文教学尤其重视朗读和背诵,因为朗读和背诵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习得,是学习规范、优美的书面语言的必由之路。“疯狂英语”之所以效果显著,不外乎就是痴迷地去说,投入地喊,在激情中积累句子、培养语感。同为语言教学,语文学习也理应如此。

朗读,应该是一种“美读”,把作者的感情在学生感知全文时表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使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对作品内容直接受到感染,引起情感强烈流动,能“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我想我们现在的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应把教学的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来。

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文字生动优美,确实值得学生细细品读,必须要让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教师能进行声情并茂地范读,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激发他们朗读的欲望。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自由朗读一节课,让他们去品味文中语言的力量。对关键词语要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即是指出声的朗读。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 的确,要多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理解作品内涵。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才能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教学诗歌《我爱这土地》,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慷慨激昂的,要用激昂深沉的语调来诵读,老师不用多讲,最重要的要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感受,感受作者对祖国的那种深沉的爱。朗读、赏析、赏析、朗读,使整堂课有一定的纵深度,有比较开阔的思维空间,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淡”,也避免了教师的简单说教。

语文课堂教学,拥有活生生的学生,也拥有充满活力的语言文字作品,自然更拥有不同的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鲜活的情感,我们没理由一成不变地死板地用一种模式上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知道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是硬教出来的,要让其通过长期的多读、勤思、揣摩、运用,最后融会贯通。

 

    更多精彩文章

    •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 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的原则
    •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投意合” ------新课程新理念创造课堂教学新
    •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
    •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让情商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 让美回到语文课堂——学习点滴体会
    • 我对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实践和思索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