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 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3-21

说勤
一、教学思路设计
学习并能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议论方法,是教学本文的目的。第一课时自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理解课文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第二课时指导写作;第三课时,学生写作,组织评议修改作文。
二、教学方法
自读一指导一训练。
三、课前预习内容
1·写出下列字的拼音并组词:奠  润  宵  梯  拙  摩  馁  钝  拓
2·读全文,思考该文和前几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
2·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
2·学生自读全文。参考旁注的蓝字,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分段的理由。
明确,1~2节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最后一节为第三部分总结全文。中间部分具体论证(两方面论证)。
设想,让学生了解议论文最基本、最常用的结构方式,为写作作准备。
3·讨论。
(1) 课文中心论点与第2节有什么联系?5个勤于位置能不能调换? 
明确,第2节是中心论点的具体阐述,点明勤的含义。5个勤不能换位,因为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是认识事物、掌握真理的整个勤学的必然趋势。
设想,让学生懂得议论文内在的逻辑性。明白“古今中外”一词上下照应连贯的作用。
(2) 第二部分的6个事例,前4个和后2个比较有何异同? 
明确:异处:前4个是名人,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是勤出成果;后2个先笨后慧,靠勤补拙。
相同:全都围绕“勤”这一中心论点。找出最能体现勤的词或句。设想:让学生体会选材的典型佳。
5·学生读3、4节最末尾议论的话句,并说说这些句子的作用。
明确,这几句议论把论据和论点有机连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设想,针对学生写议论文普遍存在罗列论据,缺乏论点和论据的逻辑沟通这一问题。
6·读最后一段,讨论课文是怎样总结全文的。
明确:呼应开头,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关键在于勤奋程度如何。
作比较:懒惰者……  勤奋者……
引用名言,高尔基说,……卡莱尔说,……
7、小结课文(板书示意,结构示意表)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学习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写法。
学习选用合适材料证明观点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请大家回忆《说勤》一文共举了几个事例?用了哪些名人的话?这些事伢和名言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6个事伢,2句名言,都证明学业上的成就离不开“勤奋”二字,也就是说都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2·讨论完成练习二。设想:通过训练让学生领会观点和材料要统一。
3·讨论指导提炼《薛谭学讴》一则材料的观点。
(注意指导由事到议的过程和过渡。)
4·课堂写作。选择某一观点写篇4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所选材料一定要和观点统一。
5、讲评第一堂课完成的作文。评的要点,观点是否正确;论据和材料统一如何;论点和论据能否做到有机连贯。
6·在评议指导后完成课后练习。
(1)集体讨论题目,注意区别:
a)是议题,
b)范围。
c)是论点。
(2)完成作文。

    更多精彩文章

    • 《错过》教案5
    • 《夜雨寄北》教案1
    •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2
    • 《信客》教案4
    •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4
    • 《春望》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学评估课《保修》教案
    • 《梵高传》教案2
    • 《孙权劝学》教案8
    •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 《满井游记》难点例题解析
    • 《奇妙的克隆 》教学设计
    • 《小石潭记 》教学设计
    • “作文中的联想与比喻”教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