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发愤”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3-29

天天和乐乐是一对孪生兄弟,现在是同校同年级不同班。这天,天天和乐乐俩都在家预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预习完了正在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天天:课题中“发愤”一词是文章的眼睛。

乐乐:我们不谋而合,全文都是紧扣“发愤”来写的。

天天:我找到的理由是: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是他在为发愤写《史记》作知识准备。

   ★父亲临终的嘱托,司马迁接受,就是“子承父业”,让他应该发愤写《史记》。


 ★入狱受酷刑,司马迁想到父亲遗愿,把自己的一切放在一边,发愤写《史记》,用上13年呀!

乐乐:我还发现几点:

     ★司马迁出生的环境与乡亲们讲得故事,耳濡目染,也给司马迁储备了知识。

     ★“他四处游历,交朋友,积累大量的历史资料。”这就让他准备了实践资料,这都是发愤写《史记》前期准备。

     ★最后入狱受了宫刑,忍辱偷生,他想到: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最终化悲痛为力量,发愤写《史记》。

天天:对!“整整13年”、“52万字”的《史记》是司马迁用自己的毕生心血写成的,用生命写成的。

乐乐:司马迁用一生写《史记》,我们却只用几十分钟来课文?天天,我们还应该再去读读呀!

天天:那我们再认真去读读课文。

    更多精彩文章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案例分析
    •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实录片断
    •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导学案
    • 《我也是普通一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南泥湾开荒》阅读练习
    • 人教第十册《白杨》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