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 连续进位加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0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91页例5、做一做、思考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掌握万以内连续进位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

培养学生计算完成后主动进行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连续几次在同一题中运用进位加法法则,弄清连续进位加的含义。

教具准备:

投影机、投影片、游戏卡片。

教学过程 :

基础训练

⒈口算:9+6= 5+5= 6+8=

8+6+1= 8+2+1= 6+5+1=

⒉求385与705的和。(作为准备题)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计算法则。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⒈导入  新课 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师:现在老师把复习2 的第2个加数改成765,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5。

⒉出示例5 求385与765的和。

学生读题

师:求两个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指名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85+765=

⑴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

⑵教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的例5,对照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并且思考以下问题(屏幕展示):

①相同数位怎样?

②从哪一位加起?

③百位上的小1表示什么意思?

④为什么千位上要写1?怎么得来的?

教师着重强调: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

⒊做一做:

①笔算下面各题。

465 596 2729 975

+389 + 87 +3684 +9025

②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75+765= 847+1368=

三、巩固练习

⒈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 ②比431多569的数是多少?

8607+999=8506 431+569=1090

8607 431

+ 999 + 569

8506 ( ) 1090 ( )

⒉填空题。

笔算加法时,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都要向前一位进( ),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 )。

⒊思考题。

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

〇8〇

+△□〇

△□〇8

从个位数上看〇可能是4,也可能是9,再根据△肯定是1,能够得出○不可能是4,否则百位上两个数即使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的和也不能超过 10,所以可以得到△=1,〇=9,再从十位上的数可以得到□=0。整个算式就应该是:

989

+ 109

1098

四、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每一组选出三位同学作代表,在讲台前排成四列纵队,

每个组的第一位同学先算出前两个加数的和,把笔交给第二

位同学;第二位同学根据第一位同学计算出来的和算出中间

两个加数的和,再把笔交给第三位同学;第三位同学根据第

二位同学计算出来的和,算出最后的得数。老师喊“开

始”,第一位同学才开始做,其他同学为本组的代表喊“加

油”,看哪个组做得又对又快。最后,哪个组得冠军,老

师就把这个“奖杯”奖给你们。

(选人排队后,出示黑板上跟右图相同的四条题单) (游戏题单)

老师宣布:游戏开始!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连续进位加法,在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加

例5 求385与765的和。

385+705=1090 385+765=1150

3 8 5 3 8 5 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相加

+17 015 + 171615 都满十,应依次向前一位进1。

10 9 0 115 0

    更多精彩文章

    •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圆柱与圆锥)
    • 人教版数学六上教案 百分数 折扣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人教课标版)
    • 十一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教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预案(之二)
    • 《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及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
    •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
    • “认识体积和容积”教学设计
    •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 简单应用题
    • 分数的基本性质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