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06

【片断】
  学习到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请孩子们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生:读课文思考。
  生:因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所以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师:现在,我们对比着来读一读。
  生:一二组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三四组读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师:现在我们把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前边的课文对比着读一读。
  师: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读课文3~6自然段。
  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真是心连心啊!分男女生读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愿的句子。
  师:选你最喜欢的部分背诵。
【评语】
  由于部分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深,更没有亲历那令人难忘的场景,因而对感悟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有一定困难。
  这个片断的设计,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在读中体味感受,升华情感。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在教学中如果能运用客观的、准确的、充满真情实感的评价,尤其是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步的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在教《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体会最深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大家听,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能把理解到的东西读出来。”
  我问:“谁愿意读一读?”
  一位同学起来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我又问:“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呀?”
  一位同学给了他这样一段评价:“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也很有感情,他在课下一定认真地读过课文,这点值得我学习。但是在最后一段重复出现的‘多么’这个词,我觉得应该加强语气。”那我说:“那你能给同学们范读一下吗?”他就起来范读了一遍,而前一位同学在听到了来自同学的评价后,认真地说:“谢谢你,我一定在重点词语的朗读上多下功夫。”
  看!这些评价来自学生内心,蕴涵着真实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看到了他们的长处,他人的努力,从而信任他人,欣赏他人,互相之间多了羡慕、竞争,少了反感、嫉妒,他们不断吸取他人之长来完善自我。这种互相评价的朗读形式值得提倡。

    更多精彩文章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片断
    •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 11.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片断
    • 《活化石》教学设计片断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片断
    • 《玲玲的画》识字教学片断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片断
    • 难忘的泼水节导学案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分析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