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入境、悟情、迁移《早发白帝城》随笔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1

唐诗《早发白帝城》是李白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文形象,情感欢悦,意韵畅达,描写了从白帝城到江陵的一路春色,表达了诗人喜悦欢快的心情。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升腾情感,并能举一反三呢?依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们不妨尝试变“教案”为“学案”的教学思路,从学生求知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以下四个环节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得法

  学习贵在得法。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预习之法,如读通诗文、通晓诗意之法等。这些方法的获得,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点滴渗透,如教师的点拨、引导,教师的开放意识等。只有这样,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才能循序渐进,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会日益增强,积累量会日渐丰厚。

二、入境

  每一首诗都反映了特定的时代背景或诗人的心境。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就应设法使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和作者对话,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古诗读得更真切,理解得更透彻,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情感和熏陶。

  在《早发白帝城》的教学中,重难点是体会诗人喜悦兴奋的心情,需要加强朗读指导。我们不妨在学生通晓诗意后,指导朗读前交代诗人的写作背景,使其成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重要一环,为朗读教学酝酿情感。

三、悟情

  “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只有调动情感因素,语文才能学得活,学得灵。闪烁着人文光彩的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若一味咀嚼生硬冰冷的词句,机械反复地背诵词解句意,那么学生的学习便如同“嚼蜡”。一旦开启情感的闸门,学生的激情便会喷涌而出,对于古诗教学来说,诵读的环节也就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了。

四、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及古诗文阅读评价中这样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前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也是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即让学生在课堂中情感愉悦地投入,积极主动地去记诵诗文,让学生在学此诗的同时获得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自学能力,使其举一反三。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拓展的书目,使其学以致用。

    更多精彩文章

    • 入境会意审美冶情-古诗教学的思考
    • 入境入情 和谐统一——《桂林山水》教后感
    •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 《数金鱼》教学反思
    • 《可爱的草塘》课后反思
    •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及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