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2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释题。
4、导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①拼读;②去掉拼音读;③开火车读;④指名读;⑤齐读。
(2)检查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读;②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导分段,概括段意。
(4)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三、指导写字。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3)这一段写了什么?
(4)理解卢沟桥的战略地位,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么比?看图指导理解。
(5)齐读,小结。
五、作业:
1、摘录文中描写日寇及我军的词语。
2、准备复述这一历史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军民英勇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点:复述这一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激发对日寇的憎恨和对我军的崇敬之情。
教学用具: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魔爪  咽喉  挑畔  日寇  控制  号召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
1、学习第二段。
①指导朗读,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
②指名评议。
③齐读。
④小结。
要求:1、敌人蓄谋已久,“搜查”只是借口,想夺下卢沟桥是真。
2、抓“蓄谋已久”探究,感知句群。
3、用“  ”划出写日寇的句子,用“    ”划出写我军的句子,并写批注。
⑤引读体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烈的夺桥之战……

    更多精彩文章

    • 5 手指(教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5
    • 21*《我最好的老师》的教学设计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 《跑进家来的松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2
    • 《匆匆》教学设计4
    • 藏戏的教学设计
    • 《我爱绿叶》之想做读写
    • 关尹子教射
    • 《卖火柴的小女孩》练习设计
    •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教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