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重在感受文本语言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3

玉环县干江中学  叶桂桃

我们经常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首先得用好文本,充分挖掘文本语言中的训练点,扎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课改的风东一阵西一阵,吹得我有些茫然。前一阵,好多老师的语文课都朝着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方向变革,引进了许多语文课外资源,语文课成了大杂烩,但令人不解的是,居然也得到了高度评价。但不久前,新课程专家方智范撰文呼吁,语文教师要“尽可能正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我想,再上这样的语文课肯定要遭到谴责的多。这样看来,回归文本,感受文本语言,应是日渐浮躁的语文教育界要重新拾起的话题了。

记得前不久,听了几堂讲授《珍珠鸟》的课,其中有一堂课是这样讲的:读了本文,你觉得写得怎么样?你受到了哪些启迪?学生读完文章后,便举手回答,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从文章中找到这样一句话来谈“依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也有学生从“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角度去谈,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放手让学生谈谈“你与某类动物的关系”?结果一堂课就在学生滔滔不绝的讲述中结束了,到最老师歌唱一曲“爱的奉献”结束了该课。听完该课,总觉得还有些欠妥?这是思想课?还是语文课?语文课固然强调思想,也还有语文所特有的东西——语言文字感受。如单纯强调思想教育,学生上思想政治课不就得了?何必去读那隐晦的文学作品,去发现那隐匿于字里行间的思想,那岂不是更容易吗?这样类似的语文教学又何止一例?同样有人在教《斑羚飞渡》时挖掘出了老斑羚的牺牲精神,就此大谈特谈,让学生谈动物,谈人类,似乎精神、思想就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有的甚至游离于文本之外,谈些有失偏颇的话。其实,语文课就不同于思想课,虽然学生应弄懂作者的思想意图,但更应强调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文章结构、章法。

现行《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工具性就是让学生能学会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人文性就是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达到能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立思考。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特思考与感悟。因此,我认为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文本,即重视文本语言感受。

教育者普遍认为,语文教材的选文第一标准是文本的经典性。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应该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它应该集中体现以汉语言文字展示人间真善美的的艺术精品;它值得莘莘学子于习习晨风中诵读再三,于漫漫人生中慢慢受用。它应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能给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和“语言的底子”。语文教材的内容要有美的感召力,而语言一定是千锤百炼后的精粹。因此,学习语文先要从文本入手,具体原因有:

一、语文文本中字词的使用,句式的选择,篇章结构安排以及各种修辞都是与作者的人文品质紧密相连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写到“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而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意思就是指藏在作者内心的情和理决定了表现于外在的语言、笔调、韵律等。学生是文本的消费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不仅是接收,更重要的是参与创造甚至是再创造;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审美趣味、直觉能力去积极参与文本的再创造,去感受作者的社会人生“心理体验”,去“研究”那些“未定性”的层面,去“填充”那些“空白”,实现学生经验与文本的融合,最终产生个性化层面的文本意义。这里的“学生经验与文本的融合”,实质就是学生人文素养与文本人文内涵的融合,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教师引导帮助下与作者实行充分的人文对话,才能最终获得对文本语言的深切把握。

二、蕴藏文本语言的人文内涵。教育家魏书生谈到自己的教学体会时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它们大多是作者蘸着心血泪水写成的,许多记叙文、人物传记也无不浸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如果教这些文章,只是讲词句篇,涉及作品所表露的思想感情时,也只是概念化的讲解,那么学生便会感到兴味索然,越来越感到学不下去。”这里老师所强调的就是语文教育必须抓住文本的人文内涵——真善美,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同时,也肯定了研习语言的重要作用。结合多年教学的体会,我认为在语文教育中,真正有效的人文教育是不可能脱离语言这个物质外客的,只会利用它并使之因不断参与真正有效的思想教育而变得更加生动和活跃。我们也可从播音专家张颂的话中受到启发,他说:“不从内心依据出发去研究语言发动的全过程,就不能揭示朗读的真切奥秘,也就不能说是认识了朗读的真谛。”把这句话中两个“朗读”改为“语言”完全讲得通。语文阅读中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从内心依据出发,也就是必须扣住文本语言的人文内涵,结合读者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妙处并从而不断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文本的学习其实是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运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激活语言,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于纸表,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同时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习文本语言作为参照,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使用语言的渠道。

那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感受文本语言呢?

1、反复诵读,品尝文本味。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其审美功能的。阅读教学也同样应当从语言切入,进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因此,对作品语言的揣摩,应当是语文教学首先关注的问题。反复诵读,提高语言感受能力是自古以来学习汉语的捷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学中,我们必须像吃口香糖那样,反复诵读,品味词句,准确把握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通过诵读可把文字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品出个中情味和趣味。

如《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极具抒情色彩、内涵丰富的文章,但对于文中“悲”之所在,不能只停留在贴标签似的分析上,而应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找出作品中人物一一离去时最悲痛的描述,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人物语言的特色,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

2、发挥想象,感知文本情。想象是语言感受的发酵剂。想象能力强的人语言感受丰富,能感受到一般人不能感受到的语言内涵。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指导学生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文中描写的人、事、景、物变成生动的画面,一句话一幅图,一段话几幅图展现在脑海里,形成鲜明的“内心视象”。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想象丰富了,思维发展了,语言感受能力也增强了。

教学中,教师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应努力寻找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不断拓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点,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主旨,从而赋予读者参与作品再创作的权利。引发思考,激起联想,是文学欣赏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而对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的发现,正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途径。文学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大到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命运的发展,小到人物对话的神情、细节产生的缘由等。
如欣赏小说,要善于抓住情节的多元发展态势,通过猜测、构想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项链》的故事是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的,人物命运的未来发展有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可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表情朗读,再现文本情。表情朗读也是培养语言感受的一种好方法。只有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才能读得绘声绘色。反过来绘声绘色的朗读又能增强语言感受。因为表情朗读既要有深切真挚的情,身临其境的意,还要有抑扬顿挫的声,把文字变成富有感情的声音,让读者和听者细细体味,更能达到感情深入,加深理解的效果。

在一次朗诵比赛中,余光中那一曲《乡愁》充满深情的朗诵,或低沉“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或激昂“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最后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带有控诉之声的朗诵立即捕获了同学的心灵。“用心灵去感受文学,全身心投入朗诵。”其中最感动人的无疑是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没有落跑,没有争夺,有的只是秩序井然,老年斑羚了为种群的延续甘用生命换得下一代生存的自我牺牲精神,无疑令在场的观众得到一次心灵深处净化。而朗诵者念道“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但让我震惊得是从头之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之时,我看到几位女同学轻轻地用纸巾擦拭眼边的泪水,可谓是倾听斑羚的感动感受语言的魅力。

4、研读语言,理解文本意。分析课文内容,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只要把握好度,还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爆发、心灵升华的产物,是作者千锤百炼语言艺术的结晶。在教学中,要研究作者的语言,研究它为什么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的?通过比较、欣赏、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研究作者遣词造句的手法。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秋天》时围绕文本语言这样设计:一、读出诗味  1、找出含义最深刻的诗句,品味“栖息”“游戏”“梦寐”的言外之意。2、找出最富有诗意(与散文等比较)的诗句:如“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二、感悟诗意人生   在品味诗歌语言的同时感悟作者的充实、喜悦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情感,感受平凡生活的美好。只有认真围绕文本语言仔细研读,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意思。

总之,语文学习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由文本的语言阅读价值和语言品味来体现的,语言的品味和感悟应是语文教学的基点。语文特点,文本特点,学生特点的三点把握,应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策略指南。语文教师的职责是捍卫语文学习的语文特色,营造语文学习的语文味,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中相关信息的沟通与联系,着力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沿波溯源,进入文本语境,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着力于文本语言的品味,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积累和丰富学生人文情感。我想,这才是我们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

    更多精彩文章

    •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
    • 评王莲芬老师《月亮上的足迹》课堂教学
    • 激活思维 生生对话,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
    • 传媒与文本的冲击——由一节语文课所感
    • 现代课堂教学评价
    •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投意合” ------新课程新理念创造课堂教学新
    •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
    • 润物细无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方法---------合作阅读和思维激发
    • 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