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后记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4

今天和学生一同在浓浓的民族自尊中,深深的民族自豪中学完的这一课。
开课我首先简介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受列强欺侮的历史背景,然后联系初读课文后检查生词的内容,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住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从徐悲鸿励志的“志”入手,请学生默读课文,说说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志愿?“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通过联系历史背景说说一部分外国人认为的中国人是怎样的?你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师:“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你们认为是怎样的?
生:不会让外国人欺侮的
生:就像奥运会中的刘翔一样,会让人们刮目相看的,真正的中国人被逼急了,就会创造奇迹。
生:是自强不息的
生:绝不会被列强击垮的
接着,我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会立下这样的志愿?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为建架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我着重抓住了外国学生说的“你们中国人”这几个字。为什么他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情绪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再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情感就不一样了。
师:徐悲鸿是这样想的,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请学生默读4、5、6段,划出徐悲鸿的行为。
在学生划后,针对性的将“奔马图”介绍给他们,学生忍不住,就说,徐悲鸿的画,表明了他的努力,他就像笔下的骏马一样在为实现志愿坚持不懈的奔跑。
过渡到徐悲鸿的成就后,我们再来读读他的志愿,说说是不是实现了?他让外国人认识了怎么的中国人?
徐悲鸿会对道歉的外国学生说些什么呢?你们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呢?
最后用舒婷的《我的祖国》做为整篇课文的结尾。
教学中以一个点做为引发点,上下覆盖,层层深入,我想这样的教学就是我们追求的。

    更多精彩文章

    • 课后记: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 《古诗两首》教后记
    • 送给学生一把求知的钥匙——《沙漠中的绿洲》教后记
    • 徐悲鸿励志学画课文
    • 教后记:走我们去植树
    • 《古诗两首》教学后记(《池上》《小儿垂钓》)
    •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后
    •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案例
    • 兴趣第一——《田忌赛马》教后记
    •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 《江南春》与《春日偶成》教学思考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杂谈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