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7

《放飞蜻蜓》中的几个问题         学习《放飞蜻蜓》这一课,我们可以发现有多个问题出现,让学生认识这些问题,明白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其实就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这个教学故事其实是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看到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而谈起的。
  问题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学生一下子可以读到答案。吃虫子,吃露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孩子的答案是开放的,这些答案到底哪个正确?陶行知在孩子们回答之后,给了学生更明确更详细的答案,循循善诱地教给孩子们蜻蜓的食物知识。
  问题二: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当然这是第一个问题的思想提升。孩子初步理解了,肯定会有明确的认识。所以第七自然段开头就说“孩子们点点头。”这就将蜻蜓与孩子的距离缩短了。
  问题三: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从第一问题来看,学生答案这么多,这个问题肯定也难以回答,孩子只能假设。所以就出现了直接观察性的答案——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一种猜测性答案——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在学生不知之时陶行知向孩子介绍了蜻蜓的尾巴,非常有趣,孩子们读这个答题也会感受到原来蜻蜓的尾巴真的值得研究。这个问题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问题四:关于蜻蜓的头部,具体点就是蜻蜓的眼睛,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提出,陶先生沿着尾巴的作用直接谈起,实质上却是一个重要问题。把其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蜻蜓的身体结构特点。蜻蜓的复眼的神奇肯定吸引了孩子们。
  问题五:“把它放了,好不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了文章的结局,这个问题的出现,肯定是在最后,放是有理由的,放是学生真正明白以后才能做的事。所以,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将起到“动情点”的作用,提起这个“动情点”,前面所有的问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并且得以解决之后,才能高兴地放飞蜻蜓。放飞蜻蜓,也就放飞了生命,放飞了童心,放飞了希望。        出示上面这五个问题,其实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平时生活的许多事都可以研究,怎么研究?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设计几个问题,或者发现到一些问题,将其逐步解决了,就是适应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所以这一课抓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探究学习理念。

    更多精彩文章

    • 《放飞蜻蜓》第一教时
    • 19《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 第19课《放飞蜻蜓》作业设计
    • 19放飞蜻蜓说课稿
    •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 《放飞蜻蜓》教学实录
    • 21放飞蜻蜓
    • 放飞蜻蜓——放飞自己
    •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20《放飞蜻蜓》第二课时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
    • (选学课文)《筷子的传说》
    • 《槐乡的孩子》教学实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