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传说》案例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17

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
  语文课的语文味首先体现在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我们首先要需要思考的是读哪些。读哪些?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进行全文性的朗读训练?是不是每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气进行朗读训练。我以为不是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在于准备把握和挖掘值得进行朗读训练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培养其语感。譬如《日月潭的传说》,真正值得去品读的段落是课文的三四小节,这样,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删繁就简,训练就得到了有效保证和落实。

师:刚才大家读了第三节,第三小节中有两个问号,谁能把这两个问号读好?

(学生自由练习。之后请学生读,齐读。)

师:现在,谁来读这一小节,相信一定能读得更好了。

(学生朗读。读得很不错,特别是两个问句。学生读到“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师请学生停下来。)

师:联系刚才的问号,谁知道“一筹莫展”的意思?

生:就是刚才的问题,想不出办法来解决。

生:这里指的就是找不到水性特别好的人,也想不出办法得到金斧头和金剪刀。

师:请这位同学继续往下读。

(学生读完后,教师板书“挺身而出”。)

师:大尖和水社“挺身而出”,会说些什么呢?

生:他们挺身而出会说:“我们愿意到阿里山拿回金斧头和金剪刀,去降伏恶龙,为大家除害。”

生:他们挺身而出说:“乡亲们,我们水性好,我们去找金斧头和金剪刀,去降伏恶龙,让乡亲们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教师提示学生怎样说才是“挺身而出”的说。)

师:现在,大家再读最后一节,一定能读得更好!

这是第三小节的朗读训练。再看第四小节的朗读训练:

 师:第四小节是传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最难读的地方,请大家自己一练,看谁不用老师辅导就能读得不错。

(学生自由读后,再指名读,教师作了充分的肯定后——)

师:其实,这一小节如果你能读好这两句话,就能更上一层楼。

(出示这两句话: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学生反复练读,指名交流读后——)

师:要读好这二句话,关键要读好四个词语“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三天三夜”。师进行范读。学生再自读自悟,读得很有味道。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读这段话,一定会很精彩!

发表评论:这节课的朗读教学好在不同的朗读内容用了不同的方法、手段,使学生读得兴趣盎然,而不是小和尚念经。由此我又想到,朗读训练在选定朗读内容之后,我们还要依据不同的内容,预设不同的点拨、辅导,譬如,第三小节我是利进行朗读用标点符号和词语理解指导的,而第四小节我是用“从段到句、从句到词”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的。

评论人:王哓英

    更多精彩文章

    • 《和时间赛跑》教学案例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南辕北辙》的故事
    • 快乐原来如此简单──《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
    • 人教版第五册《灰雀》教学案例
    •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案例
    • 《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 搂设疑巧引 体味真情──《小狮子爱尔莎》教学案例及反思
    • 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生活──《一面五星红旗》案例分析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案例及反思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
    • (选学课文)《筷子的传说》
    • 《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槐乡的孩子》教学实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