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自悟、质疑解疑——《松鼠日记》教学片段分析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5-04-24

《松鼠日记》是一篇童话日记。记录了小松鼠和他的朋友的有趣生活。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对动物的描写都生动活泼。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解疑这一教学环节,即通过四人组的讨论并汇报学习,通过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如教学第二则日记时学生的教学实录如下:#此前在首页部分显示#
师:谁来告诉大家,通过自学和小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冬天,暴风雪会袭击松树林。
师:你能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生读文。)
生:我觉得他这个“很”字应该读得重一些。
生:我觉得他这个“啊”读得很好,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暴风雪。
师:这位同学读得不错,大家一起读吧。(齐读)
生:老师,我知道松鼠吃秋天晒在松树上的蘑菇干。
师:那些蘑菇干好吃吗?
生:我想应该是不太好吃。因为都晒干了,没有一点水分,不新鲜了。
生:我还知道刺猬在冬天要冬眠,他要等到明年春天才出来活动。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课文这一段知道的:只见獾住的洞前面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他的启事:“我准备过冬了,打算一直睡到明年春天,请朋友们不要打扰。”
师:你能边读边思考,这是读书的好方法。那什么叫“启事”?
生:我知道,启事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告诉别人。
师:你真聪明,好样的!读读课文吧!
……
学生们在与他人互动交往中,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火花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碰撞和开发,既求异也求同。这种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探究的精神。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充分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语文学习是一种持续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并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还应将课外知识辐射至课内,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累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还鼓励学生们通过收看电视节目、上网、阅读课外书籍等途径了解到有关动物冬眠的知识,以此来扩大了知识面,拓宽生活的视野。

    更多精彩文章

    •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实录片段
    • 小学语文第四册(人教版)19、最大的“书”(教学片段)
    • 借助课程资源,走进学生心田──《我选我》教学片段及评析
    • 朗读质疑 启思体情——古诗《春雨》教学片段
    • 《松鼠日记》教案
    • 精巧构思 精妙引导——《我们成功了》导入设计教学片段纪实与评
    •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识字3》一课的教学片段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第一课时教案)|人教课标版
    • 《雷雨》教学片段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教学设计
    • 《最好马上找到他》教学设计
    • 《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分析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