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爷爷的手》教学片段反思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29

  在我校举行的“创造生命课堂”系列校本教研──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执教了《地球爷爷的手》这一课。
  《地球爷爷的手》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课文,这一课是以童话的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落地的事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具体性。让他们去理解“为什么说地球爷爷的手就是地心引力”这句话蕴涵的科学道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针对孩子们都喜欢的看动画片的特点,教学时我运用课件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当生动形象的画面,浅显易懂的语言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浅而易见的理解了“引力”“地心引力”是怎么回事?此后设置的有趣问题更激发了学生思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动起来了,课堂充满了活力。
【片断】
  师:地球爷爷的手能帮助小猴吃到了桃子,我们生活中哪些事也是地球爷爷它那双有着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帮的忙?(无数双小手高高的举了起来)
  生1:汽车在马路上行驶。
  生2:我们小朋友跳起来还会落下来。
  生3:水果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
  生4:纸飞机飞一会儿也会落下来。……
  师:如果地球爷爷没有了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的?(孩子们开始小组讨论)
  生1:大树会在天上飘来飘去,就像云彩一样。
  生2:楼房飞上了天。
  生3:我们小朋友离开了爸爸妈妈,在天上多孤单呀!
  生4:很多东西在天上横冲直撞,一切都乱了套。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世界,他们心中的形象是不同的、无限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上述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敢想、敢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透过孩子们的表达,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地心引力的概念以及地心引力的作用之大感受的更全面,更深入。
  让学生在自由融洽的课堂氛围中独立探求,尽一切所能唤醒他们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灵性的天地。这不是我们语文课堂所一直追求的境界吗?

    更多精彩文章

    • 《王二小》教学反思
    • “ z c s ”教学设计与反思
    • 《平平搭积木》案例反思
    • 《识字8》教学反思
    • 《乌鸦喝水》教学案例与反思
    • 地球爷爷的手课堂实录
    • 《快乐的节日》案例及反思
    • 一年级《比尾巴》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8
    • 《咕咚》教学设计与反思
    • 巧设《林海》板书 挖掘思想内涵
    • 课后“二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 《快乐的小公鸡》说课稿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
    • 《平平搭积木》课堂实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