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真实 真实的虚幻——读《尘埃落定》有感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5-05
虚幻的真实 真实的虚幻
————读《尘埃落定》有感
“我看见麦其家的精灵,已变成一股旋风飞到了天上,剩下的落下来,融入大地,我的时候就要到了……”
“我看到土司官寨倾倒腾起了大片尘埃,尘埃落定后,什么都没有了。是的,什么都没有了。尘土上连个鸟兽的足迹我都没有看到。”
不知为何,当读完《尘埃落定》的最后部分,掩卷沉思,心中竟有一股酸楚苍凉的滋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越来越深。
在这篇小说中,藏族的阿来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异域画卷,那沧桑雄壮的寨堡,风光淤泥的山水,一望无垠的碧绿草原,满山遍野的野花,成群结对的牛羊,无不强烈牵引着人们的眼球,而更让人震撼的,是在这既是天堂又是地狱的环境下繁衍生息的“黑包民”们,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上演着历史的轮回,展示着粗犷而又狂野的个性,始终卑微而又倔强的生存着。
在这里,似乎一切都回归原始的本性,一切都遵循着古老的传统,人在其中无非是一种原始状态的道具而已,阿来想要给我们诠释的,就是那一幕幕亘古不变的画卷:土司制度的不可逆转的覆灭;拒绝人性与情感的权欲;统治阶层的虚伪与狡诈;被统治阶层的诚实与善良;对金钱的追求与渴望……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方式,而这个“我”又是个所谓的“傻子”,以傻子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所谓的聪明人操纵的世界,这是一个极其独特的视角,其中无不饱含着作者辛辣的讽刺与超凡的智慧,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就更加显得得心应手。
这里还是重点谈谈小说中的“我”吧。“我”是老麦其土司一次醉酒后与汉族太太生下的,是个早晨醒来常常连“我是谁?”“我在哪里?”都弄不清楚的“傻子”,往往说出一些昏话,或者做出些蠢事,而这些是一个正常或者聪明的人绝对不会做的,比如他对某人没有好感,就会毫不掩饰的讲出或是表现出来,而不会像一些聪明人所表现出的虚伪与做作,这或许就是人们把他归为傻子的原因之一吧?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我”虽然 是麦其土司的第二个儿子,是地位显赫的“二太子”,却整天无所事事,胡言疯语,和下贱的奴隶们混在一起,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哥哥是个聪明人,他英俊潇洒,聪明机智,英勇善战,深得仆人和姑娘们的喜爱。但结局却是“我”轻松地赢得了边界战争的胜利,奇迹般的创建了一个边界自由贸易市场,使麦其家族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财富与荣耀,娶了一位举世无双的美丽妻子 —— 塔娜,身边有一群才能各异而又忠心耿耿的随从,如羞涩沉稳、本分的行刑人尔依,凶猛、忠心不二的奴隶索郎泽郎,勤劳、坚强、本分的牧场姑娘卓玛,精明老练、饱经世故的跛脚管家等;而聪明的哥哥却由于好大喜功,在与汪波土司的战争中一败涂地,一无所有,最后在快要成为新土司的继承人时又被仇人追杀而丢掉了性命,“我”—— 一个“傻子”,竟因此戏剧般的成为麦其土司的唯一继承人。这不能不说是对虚伪做作、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的一种极大的讽刺。我虽然是个傻子,却有着最质朴的智慧,有着超出凡人的远见卓识,几乎具备预见未来的才能,我所做出的看似拙劣的判断几乎无一例外的奏效,而这些都是那些所谓的“聪明人”无法企及的。由此可见,阿来以一个“傻子”的眼光来观照世界,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批判色彩,他批判了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下回光返照的腐朽的土司制度(如麦其土司昙花一现的强盛),批判了惨无人道、背弃亲情的野蛮权欲(如老麦其土司本已病得奄奄一息,闻听大儿子死后,将无人与他争夺权力时,即刻变得生龙活虎起来),同时也批判了文明中的堕落(如在边界自由贸易市场出现的妓女与梅毒)……
当然,阿来的批判不是声嘶力竭,也不是单刀直入,而是以一种黑色幽默的笔调,在不紧不慢的絮语中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各具个性的人物,尽情的演绎着生死与离别的哀愁,权力与金钱的角逐,鲜血与泪水的挥洒,他们如同尘世间一颗颗微不足道的尘埃,在土司这片天空下曾经快乐过、痛苦过、爱过、恨过、拥有过、失去过,而当另一个时代来临之际,这些尘埃便逐渐消散了、陨落了,最终归于沉静。“我”就是这些尘埃中的一分子,也曾经辉煌过、爱过、恨过,并且充当了土司制度盛衰的见证者,这使我们似乎看到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身影。“假做真时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我”在如梦的真实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连姓名也未曾留下,这一切看起来是多么虚幻,然而这确实是生活,它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真实的缩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阿来就是在这么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中,用他那沉稳粗犷而略带伤感的笔调,完成了对一个特定背景下的制度的描绘和批判的,在娓娓的叙述中,他把我们带入了那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境界,我们在如痴如醉之际,却突然有了一种清醒的顿悟 —— 是啊,曾几何时,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虚幻中体验着真实,在真实中追逐着虚幻呢?
海宁市周王庙镇钱塘江中学 徐永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