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精彩片段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5-07
一位教师教授的《北京的春节》一课的片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精彩片段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3.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5.小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你的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7.请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热闹、喜庆、团圆的春节氛围表现出来。
推荐理由:
以上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在这一片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师生角色的变换,看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北京的春节到底有着怎样的年味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教师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最后,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对北京的春节有了更深的感悟。
精彩片段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3.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5.小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你的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7.请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热闹、喜庆、团圆的春节氛围表现出来。
推荐理由:
以上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在这一片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师生角色的变换,看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北京的春节到底有着怎样的年味呢?这是需要学生自己感悟的,任何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所以,教师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读,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学会了合作。最后,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对北京的春节有了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