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人口发展的三个阶段(2)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6-19
由于“蓄积岁增,户口寖息”,一改汉初“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的旧观。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11)。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廋尽满,而府库余财”(12),人口上升达到汉代前期的高峰。《汉书》既无西汉前期的人口记录,《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及《汉书·高祖功臣表》载有部分侯国初封及国除时的户数,其起讫时间基本上均在第一阶段,可以反映本阶段人口增殖率的大致情况。如前面提到的高祖六年(前201年)封文终侯萧何于南阳郡的鄼(今湖北均县东南)8,000 户,文帝元年(前179年)增封300户,景帝二年(前155年)国除时增至26,000户,年平均增长率达25.5‰,这是增长率最高的侯国;又封懿侯灌婴于颍川郡的颍阴(今河南许昌)5,000 户,文帝元年(179 年)增封 3,000户,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国除时增至8,400户,年平均增长率为0.9‰,这是增长率低的侯国,总计可考的二十三侯国年平均增长率约13.5‰。
第一阶段全国人口自然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七十二年间总人口约增加一倍,从汉初的1,800万增至3,600万。
2.武帝中、后期(前133—前90年)人口发展停滞时期武帝在汉朝前期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府库充盈的基础上,“外出四夷,内兴功利”,先后对匈奴、西南夷、南越、东越、朝鲜和西域用兵,征伐不已,每次战争投入兵力常达数万人以至数十万人,为转漕军粮,“千里负担馈饷,率十余钟致一石”,人力损耗巨大。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侈,大兴土木,广建宫观,“前乘秦岭,后越九峻,东薄河华,西涉岐雍,宫馆所历,百有余区”。多次大规模巡游,如北巡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南巡过江,“舳舻千里”,人力财力耗费不赀。武帝以“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系断,奸轨不胜。……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严刑杀戮,造成大批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为解决浩大开支,“以訾征赋,常取给贱民”,将百姓口赋由每人每年二十钱加为二十三钱,又将起征年龄从七岁提前为三岁,“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在其统治期间,有一半的年份遭受水、旱、蝗、地震等自然灾害,农民因灾致死的记载史不绝书。如元光三年(132 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泛郡十六”,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年),关东连年受灾,“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持续的灾害,使人口大量损伤。《汉书》对武帝中、后期人口,累有“户口减半”的记载。如《汉书·五行志》云:武帝“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汉书·昭帝纪》:“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直至宣帝时期的夏侯胜,仍慨叹武帝时“天下流离,物故者半”。
后世皇甫谧与杜佑均承袭以上说法,谓孝武帝时“天下之众亦减半矣”。根据前面的推论,武帝元光初人口为3,600万,减半则仅剩下1,800万,这与实际情况是显然不符的。《汉书》虽不见武帝时期人口的记载,但如根据西汉前、后期人口增长情况,仍不难推断武帝末年的人口数字。前已论及西汉前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0‰,西汉后期无论在社会的安定,吏治的清明等方面均不足与前期比拟,倘若西汉后期人口增长率在7‰,则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时的人口当在3,200万左右,才能使八十八年以后的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户口数,达到《汉书》所记载的 5,900 多万。前面推论武帝元光初(前134年)人口为3,600万,则武帝中、后期,即自元光二年(前133年)至后元元年(前88年)的四十五年间,实际人口仅减少了400万人,只减少了11.1%,自不能称为“户口减半”。史籍上所以有武帝中后期“户口减半”的记载,仍可从夏侯胜所谓:“百姓流离,物故者半”一语中得到解答。在官府的苛重剥削下,人民相继脱籍逃亡,如元封四年(前107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脱离户籍者占流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再加上非流民中的脱籍者,实际脱籍人数还要多。
这些脱离户籍的人口,或隐匿于豪强地主门下,成为后者的荫户;或流亡山泽被迫铤而走险,起义反抗。史称:“大抵逋流皆在大家,吏正畏惮,不敢笃责;刻急细民,细民不堪,流亡远去;中家为之色出,后亡者为先亡者服事;录名数创于恶吏,故相仿效,去尤甚而就少愈多”,未流亡的人要承担已流亡者的赋税,更不胜负担,又造成新的逃亡,以致“盗贼”蜂起,“不可称数”。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颁“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武帝虽早已觉察到这一点,指责臣下:“今流民愈多,计文不改”,但他已无法改变所谓创于“恶吏”的“录名数”,在官方户口统计上所造成的虚假现象。昭帝初重新核定户口时,由于“流民尚未尽还”,新核定的数字当远远低于原户籍的户口,“户口减半”一语,或即由此而来。
3.武帝末年至平帝元始二年(前89—公元2年)人口再度上升达于最盛时期武帝晚年,由于长期的兴师暴众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南北各地农民纷纷爆发起义。为挽救统治危机,被迫于征和四年(前89年)下轮台罪己之诏,“悔征伐之事”,表示“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用赵过为搜粟都尉,命推广“代田法”及耧车、耦犁等先进的农业工具,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昭帝时,在霍光辅佐下,实行荒年减免租税,赈贷粮食,以公田假赐人民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于是“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史称“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宣帝即位后,继承昭帝的遗法,把都城和各郡国的苑囿、公田假给贫民耕种,减免田赋,农业生产又有上升,连年丰稔,谷价降至每石五钱,达到西汉以来的最低记录。汉宣帝被封建史家誉为“中兴之主”。在昭、宣统治的近四十年间,武帝晚年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又逐渐改变并稳定下来,政治比较清明,成为文、景之后的又一个好时期。人口发展又从停滞倒退走向增长。
据《汉书·食货志》:“哀帝即位(前6年),……百姓訾富虽不及文景,然天下户口最盛矣”,《汉书·地理志》又谓“自高祖讫于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颜师古注:“汉之户口,当元始时最为殷盛,故志举以为数也”,未确指元始何年,但根据“京兆尹”下注明为元始二年,历来史家即均以为元始二年数。事实上,班固本人对西汉户口极盛年代,前谓哀帝初,后谓平帝元始初,即说法不一。西汉自元帝以后,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灾害频仍,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西汉王朝已由盛转衰。元帝时,在重压加灾荒下,“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所)食,人至相食”。成帝时“多赋敛徭役,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罢极,天下匮竭”,因饥饿疾疫死于道路的“以百万数”。哀帝时鲍宣概括了农民的处境是:“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亡死而无一生”,以致“部落鼓鸣”,“盗贼横发”。
平帝继位时,年仅九岁,大司马王莽辅政,积极为篡权作准备,就在元始二年夏,“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平帝下诏:“天下民訾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勿租税”。而《汉书·地理志》记载,是年司隶、豫、冀、兖、青、徐各州所属郡国人口,无十万户以下者,显与平帝诏书不合,很可能是王莽有意夸耀,为其代汉制造舆论。清人王鸣盛即认为当时“户口之盛,必多增饰”。哀、平年间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不可能是西汉人口处于顶峰时期,正如王鸣盛所云:“盖取最后之籍以为定,不必以其盛也”。
第一阶段全国人口自然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七十二年间总人口约增加一倍,从汉初的1,800万增至3,600万。
2.武帝中、后期(前133—前90年)人口发展停滞时期武帝在汉朝前期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府库充盈的基础上,“外出四夷,内兴功利”,先后对匈奴、西南夷、南越、东越、朝鲜和西域用兵,征伐不已,每次战争投入兵力常达数万人以至数十万人,为转漕军粮,“千里负担馈饷,率十余钟致一石”,人力损耗巨大。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侈,大兴土木,广建宫观,“前乘秦岭,后越九峻,东薄河华,西涉岐雍,宫馆所历,百有余区”。多次大规模巡游,如北巡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南巡过江,“舳舻千里”,人力财力耗费不赀。武帝以“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系断,奸轨不胜。……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严刑杀戮,造成大批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为解决浩大开支,“以訾征赋,常取给贱民”,将百姓口赋由每人每年二十钱加为二十三钱,又将起征年龄从七岁提前为三岁,“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在其统治期间,有一半的年份遭受水、旱、蝗、地震等自然灾害,农民因灾致死的记载史不绝书。如元光三年(132 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泛郡十六”,元鼎年间(前116—前111年),关东连年受灾,“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持续的灾害,使人口大量损伤。《汉书》对武帝中、后期人口,累有“户口减半”的记载。如《汉书·五行志》云:武帝“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汉书·昭帝纪》:“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直至宣帝时期的夏侯胜,仍慨叹武帝时“天下流离,物故者半”。
后世皇甫谧与杜佑均承袭以上说法,谓孝武帝时“天下之众亦减半矣”。根据前面的推论,武帝元光初人口为3,600万,减半则仅剩下1,800万,这与实际情况是显然不符的。《汉书》虽不见武帝时期人口的记载,但如根据西汉前、后期人口增长情况,仍不难推断武帝末年的人口数字。前已论及西汉前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0‰,西汉后期无论在社会的安定,吏治的清明等方面均不足与前期比拟,倘若西汉后期人口增长率在7‰,则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时的人口当在3,200万左右,才能使八十八年以后的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户口数,达到《汉书》所记载的 5,900 多万。前面推论武帝元光初(前134年)人口为3,600万,则武帝中、后期,即自元光二年(前133年)至后元元年(前88年)的四十五年间,实际人口仅减少了400万人,只减少了11.1%,自不能称为“户口减半”。史籍上所以有武帝中后期“户口减半”的记载,仍可从夏侯胜所谓:“百姓流离,物故者半”一语中得到解答。在官府的苛重剥削下,人民相继脱籍逃亡,如元封四年(前107年)“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脱离户籍者占流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再加上非流民中的脱籍者,实际脱籍人数还要多。
这些脱离户籍的人口,或隐匿于豪强地主门下,成为后者的荫户;或流亡山泽被迫铤而走险,起义反抗。史称:“大抵逋流皆在大家,吏正畏惮,不敢笃责;刻急细民,细民不堪,流亡远去;中家为之色出,后亡者为先亡者服事;录名数创于恶吏,故相仿效,去尤甚而就少愈多”,未流亡的人要承担已流亡者的赋税,更不胜负担,又造成新的逃亡,以致“盗贼”蜂起,“不可称数”。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颁“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武帝虽早已觉察到这一点,指责臣下:“今流民愈多,计文不改”,但他已无法改变所谓创于“恶吏”的“录名数”,在官方户口统计上所造成的虚假现象。昭帝初重新核定户口时,由于“流民尚未尽还”,新核定的数字当远远低于原户籍的户口,“户口减半”一语,或即由此而来。
3.武帝末年至平帝元始二年(前89—公元2年)人口再度上升达于最盛时期武帝晚年,由于长期的兴师暴众和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南北各地农民纷纷爆发起义。为挽救统治危机,被迫于征和四年(前89年)下轮台罪己之诏,“悔征伐之事”,表示“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用赵过为搜粟都尉,命推广“代田法”及耧车、耦犁等先进的农业工具,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昭帝时,在霍光辅佐下,实行荒年减免租税,赈贷粮食,以公田假赐人民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于是“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史称“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宣帝即位后,继承昭帝的遗法,把都城和各郡国的苑囿、公田假给贫民耕种,减免田赋,农业生产又有上升,连年丰稔,谷价降至每石五钱,达到西汉以来的最低记录。汉宣帝被封建史家誉为“中兴之主”。在昭、宣统治的近四十年间,武帝晚年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又逐渐改变并稳定下来,政治比较清明,成为文、景之后的又一个好时期。人口发展又从停滞倒退走向增长。
据《汉书·食货志》:“哀帝即位(前6年),……百姓訾富虽不及文景,然天下户口最盛矣”,《汉书·地理志》又谓“自高祖讫于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颜师古注:“汉之户口,当元始时最为殷盛,故志举以为数也”,未确指元始何年,但根据“京兆尹”下注明为元始二年,历来史家即均以为元始二年数。事实上,班固本人对西汉户口极盛年代,前谓哀帝初,后谓平帝元始初,即说法不一。西汉自元帝以后,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自然灾害频仍,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西汉王朝已由盛转衰。元帝时,在重压加灾荒下,“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所)食,人至相食”。成帝时“多赋敛徭役,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罢极,天下匮竭”,因饥饿疾疫死于道路的“以百万数”。哀帝时鲍宣概括了农民的处境是:“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亡死而无一生”,以致“部落鼓鸣”,“盗贼横发”。
平帝继位时,年仅九岁,大司马王莽辅政,积极为篡权作准备,就在元始二年夏,“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平帝下诏:“天下民訾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勿租税”。而《汉书·地理志》记载,是年司隶、豫、冀、兖、青、徐各州所属郡国人口,无十万户以下者,显与平帝诏书不合,很可能是王莽有意夸耀,为其代汉制造舆论。清人王鸣盛即认为当时“户口之盛,必多增饰”。哀、平年间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不可能是西汉人口处于顶峰时期,正如王鸣盛所云:“盖取最后之籍以为定,不必以其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