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的土著宗教与基督教有关系吗?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1-21
在征服之初, 西班牙人首先看到, 印第安宗教的某些标志与基督教的标志十字架很相似.据研究, 印第安人认为十字架代表火神, 所以也代表太阳神及其使者克扎尔科亚特尔, 在其崇拜中使用带有十字架形钻孔的炉灶.与欧洲人接触初期, 在没有天主教神父干预的情况下, 查穆拉印第安人一直虔诚地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树立在圣胡安·查穆拉圣殿内院的三个巨大十字架.据说, 西班牙人在尤卡坦和坎佩切等地玛雅圣殿内也发现了许多十字架.在科苏梅尔, 有用石灰和石块制成的十字架, 它是该地雨神的标志, 也是玛雅人契兰·坎瓦尔偶像祭司的精神支柱.在梅里达的圣方济各教堂内也有一个十字架, 后来修道士就在其上雕刻了耶稣基督的形象.此外, 在瓦图尔科发现的另一个十字架, 是按照琼塔尔印第安人传统树立起来的, 至今还保存在瓦哈卡大教堂内.据说, 今美国境内锡沃拉和基维拉平原的印第安人也崇拜十字架.
后来, 据西班牙人研究, 印第安人的某些宗教思想与基督教的部分教义也很相似.譬如, 两种宗教思想中都有自己的`三位一体'说.我们知道,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就是`三位一体'说.它宣称, 其上帝是由圣父、圣子、圣灵组成的`三位一体'.上帝是圣父, 是`天地的全能的创造者';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 也是上帝的`道';道通过童贞女玛丽亚 (圣母) 感受圣灵 (一种神秘的精灵) 而受胎成为肉身, 神采取人的形象, 在人间传播福音, 并通过自我牺牲, 拯救世人.所以, 圣父、圣子、圣灵虽是三位, 却是同一本体, 这就是三位一体.
而玛雅人宗教也有与此相似的`三位一体'说.在尤卡坦半岛和恰帕斯地区, 土著人也崇拜其万能的创造之神: 伊科纳或伊索纳, 他们还崇拜一个子神巴卡布, 他是伊斯切尔神的童贞女奇里维里亚斯之子.巴卡布受到鞭打和被戴上刺冠之后, 又被埃阿普科钉在一个木桩上, 但是第三天他复活升天, 并与其父母团圆了.土著人还崇拜圣灵之神埃丘亚纳奇或埃斯特克亚克·伊科纳, 在巴卡布死后, 他来到人间为人类造福.因此, 16 世纪一些天主教神父甚至相信, 在玛雅人中存在一种`前西班牙时期基督教'.
墨西卡人也具有接近於信仰上帝的宗教思想, 他们对於降临的天使作出自己的解释: 茨西米梅或`从天降地的魔怪', 因其恶行而遭苍天的驱逐.按照土著宗教的准则, 基督教的天使叛逆之首路锡福或魔鬼就相当於印第安宗教里的特斯卡特利波卡.除此之外, 墨西卡人还认为, 人的恶行、谎言、野心、专横等各种表现都是大小魔怪作祟的结果.与此同时, 天主教士亦故意把基督教魔鬼与土著魔怪混为一谈.例如, 有的教士宣称, 当已有苍天和大地, 但日月之光还很微弱之时, 基督教的天使叛逆路锡福名叫乌苏布一卡基斯 (印第安魔鬼的名字) .此外, 也有人把魔鬼与印第安之神威济洛波奇特利混为一谈, 即萨卡特卡人所称的`托科罗利', 在夸萨夸尔科斯地区则称为`苏尼'.
在征服之初, 印第安人也发现其祖传宗教和基督教信仰之间, 特别是有关圣事仪式方面存在相似点.在印第安宗教中有象洗礼一样的仪式;按其教规, 出生8 或10 天的婴儿就要接受某种沐浴, 并给他们取名.此外, 如是男孩, 祭司就给一个圆盾或一支箭;如是女孩, 则给一把小扫帚.天主教神父认为, 应保留印第安人这些象征性习俗, 但要注入基督教的内容.这样, 男孩的标志就意味着他们负有对灵魂的敌人进行斗争的义务, 而女孩的标志就象征他们应该打扫其灵魂中任何污秽.基督教的洗礼与玛雅人宗教仪式十分接近, 连传教土们对此都感到惊讶.人们还发现玛雅宗教仪式的名称也与基督教相类似, 因为玛雅人的`西伊尔'就是`再生'的意思, 这在其神学词汇中是常见的.
总之, 从宗教的标志、观念和仪式来看, 美洲土著宗教与基督教有很多相似的成分: 十字架、洗礼和圣水、一定的领受圣餐仪式、叫做`托南琴'的圣母、由圣母`科亚特利奎'孕育的`威济洛波奇特利'.有其相应的诺亚方舟与洪水、语言的融合、人类始祖 (西瓦科亚特尔) 、新生儿的庙中的引见和割礼、赞美诸神的圣诗、札仪斋戒、赞赏贞洁、鲜血祭祀表达精神化祭祀、玷 (一种焚香) 和花制品、忏悔和赦罪、宗教礼仪历法、信仰魔鬼、世界末日、地狱与天堂 (特拉洛坎) 、祭司等级制 (其某些成员也称为`教皇') 、寺庙的土地占有制、僧侣学校, 僧侣一军人教团, 还有宗教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影响.
远隔重洋的美洲印第安宗教与欧洲基督教是在极其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生成和发展的, 但是它们却有如此众多的相似点或相通点, 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是由於人类宗教发展史的共性带来的吗? 那么, 为何基督教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土著宗教很少有这么多的相通点呢? 是古代或中世纪基督教传播的结果吗? 但是, 现在还没有可靠的史料证实这种可能性.这些疑问表明, 大西洋两岸两种宗教的相似性还是个待解之谜.(刘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