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的“海豚”——鱼龙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0-31

海豚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那流线型的身体,高超的游泳本领,令大多数鱼类都自叹不如。但是海豚并不是鱼类,而是一种具有很高智力水平的海生哺乳类。你也许不知道,在爬行动物的统治时代——中生代,海洋中也生活着一种从体型到生活方式都与海豚极为相似的爬行动物,它的名字叫鱼龙,被人喻为中生代的“海豚”。说起鱼龙的发现,还要归功于一位英国的小姑娘。大约在二百年前,英国的小镇莱姆雷兹住着一个叫理查德的木匠,他有两个孩子,大的是个男孩,名叫约瑟夫,小的是个女儿,名叫玛丽·安妮。莱姆雷兹的海滨分布着一道道的悬崖峭壁,岩层里埋藏着丰富的化石。为了贴补家用,理查德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去那里采集化石,然后卖给游人。为生活所迫,玛丽·安妮八岁就成为一名职业的化石采集者。1810 年末的一天,小玛丽又来到悬崖峭壁之间,在岩石中仔细地搜寻。忽然,一块过去从来未见过的化石出现在她的眼前,她高兴极了,马上意识到今天可以挣到更多的钱了。果真这块化石标本卖了23英镑,这对当时的玛丽·安妮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可是她自己并不知道,这块化石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新发现,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块鱼龙化石。
     后来,科学家又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找到了许多鱼龙化石材料,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渐认识了鱼龙的真面目。爬行动物在其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已经脱离了水里的环境,成为能够终生摆脱对水依赖的动物。然而有些种类却又回到水中生活,当它们重回到水中时,它们原来的呼吸器官——肺并没有废弃,四肢也转变成了与鱼类的鳍的功能相同的器官,古老的鱼昆在脊椎动物由水上陆的过程中早已消失了,而这时它们又演化出模仿鱼尾的推进器官。鱼龙正是这样,它用肺呼吸,用类似鳍的桡足来保持身体在水中的平衡,并在转向时起作用;最有趣的是鱼龙的尾,脊柱后部陡然向下弯,伸入肉质尾鳍的下叶,形成所谓的“倒歪形尾”。鱼龙最早出现在距今约两亿三千万年的中三迭纪,在许多方面都代表着最高度特化的海生爬行类。它们在爬行类地质史上的出现,显得非常突然和戏剧化。在三迭纪以前的沉积物中,找不到作为鱼龙类的可能祖先的任何线索,也就是说我们目前还无法知道它们确切的起源。鱼龙可能象现代的海豚一样并不能脱离水生环境而上陆,因此,它也不可能象其他一些海生爬行类那样在沙滩上产卵。那么它用什么方式繁殖呢?奇妙的是,德国发现过一些鱼龙化石,在成年个体的体腔内还包着尚未出生的胚胎,最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标本上,在骨盆部位里面包着一个胚胎头骨,好象一个鱼龙婴儿即将降生的样子。这一切揭开了鱼龙繁殖方式之迷,即鱼龙是靠卵胎生方式繁殖的。高高的喜玛拉雅山上曾发现鱼龙化石,这是脊椎动物化石点在海拔高度上的最高记录。鱼龙的发现说明喜玛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地面抬升,方形成了现在世界屋嵴。

    更多精彩文章

    •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
    • 中生代的霸主——恐龙
    • 人造海豚皮
    • 海豚与水下回声探测器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大熊猫会灭绝吗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