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专辑(234)
来源:我爱作文发布时间:2012-11-02
1、捷径
一次看动物世界,大群羚羊集体过河,开始的时候,它们乱糟糟的,先来的羊散布在河岸,各自寻求过河之路。水深的地方,走着走着,羚羊就没了。渐渐地,后来的羚羊就集中在水浅的“码头”。显然,“先驱”们的经验被后来者看见、效仿了。而更后来的羚羊并没有看见“先驱”们如何过河,只是随大流。
但是,虽然找到了捷径,还是有羚羊丧生,因为那地方藏着一些大鳄鱼。早先来到的羚羊们看见大鳄鱼,都很警惕,过河时速度较快,尽量避开那些血盆大口;而后来的羚羊只看见眼前黑压压的同胞,不知道鳄鱼的存在,没什么警惕性,于是,鳄鱼的偷袭每每能得逞。
一次和朋友们去山里玩耍,游人如织。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很高兴,决定沿此道尽快下山。
不足十分钟,远远地就能看见山下的停车场了。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山民知道每一条捷径通向何方,他们走起来,就是捷径;而我们追求“捷径”的心态,一开始就是踏上弯路的前兆。有时,走捷径也是需要经验的。就像羚羊,只知道捷径可过河,却不知道那里有鳄鱼,这时的“捷径”,只怕比弯路更“弯”。
对于人来说,趁年轻时多走点弯路,未尝不是好事。因为弯路赋予我们走捷径的经验。
2、理想的高度
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在浙北已算是高山了。高山上的人们下山买生活用品,来回一趟需要5个小时。高山上有二十多个孩子,他们在一所破旧的学堂里读书,过着近似不知魏汉的生活。老师是山下来的,在大城市里读过书。第一次宿在学校里,他失眠了一晚上,山上的风太大,山上的生活太苦。
上第一堂课,老师看到几位浑身湿漉漉的孩子。他问:“一大早打水仗了?”几个孩子低着头不敢说话。一个扎着辫子的女孩指指窗外的一片远山说:“他们从深山里来,是杂草上的露珠打湿的。”
老师把目光投向窗外,一条似隐似现的羊肠小道穿行在群山之中。老师问:“你们需要走多长时间?”一个孩子说:“两个多小时。”老师第一次知道一个孩子上一次学的代价,这个代价即便是成年人也是较难承受的。
老师很感动,但老师也很绝望。因为孩子的见识和海拔成反比,他们对山下的那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问这二十多个孩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最大的理想也是最体面的理想是那个扎辫子的女孩的,她说要当村里的会计。更多的孩子说他们长大了要学会在自家的毛竹上刻上父亲的名字,以防别人盗砍。
后来老师有了一台二手的手提电脑,可以通过村里惟一的一条电话线上网。那次教学设在村长家里,围观的大人比学生还多。他给孩子们讲外面的世界,讲肯德基和麦当劳,讲电玩和樱桃小丸子,讲通过一台电脑可以联接世界的精彩。
那个扎辫子的女孩理想开始有了转变,她说将来要下山当会计。另一个男孩说,他以后当个乡长那样的官,能拿出笔钱修一条通向山下的公路。
老师在山上呆了一年便走了。他说自己只能改变孩子们这么多,他希望后来的老师不要把孩子的理想变小,希望那个女孩有一天说自己想到大公司当白领,那个男孩说想当省长。他说这些孩子也许永远走不出大山,但是必须垫高孩子的理想高度。这才是教育的灵魂。
3、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
影片《深蓝世界》描写一批捷克飞行员在德国入侵之后,投效英军加入战争的事。身经百战、历劫归来的男主角回到故乡,去他未婚妻家,先看到他寄养的爱犬,与爱犬相拥。接着看到正在晾衣服的未婚妻。未婚妻已成为少妇,见到他先吓了一跳,接着掩面哭了,说早已听说他死在了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