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准确切入之标杆(2)

来源:快乐学习发布时间:2013-01-12

  如果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紧扣住材料内容的主要方面,回避从一个角度或侧面立意,从而达到“符合题意”这一写作中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指导与训练恰恰违背了“新材料作文”的初衷。(尹小平)

  例1:  2006年全国1卷“乌鸦学老鹰捕羊”那则材料,整体角度立意:

  1.“既要有勇气又要有能力,二者不可偏废”等;

  2.对于同一个对象、同一种行动,不同的人可能用迥然有别的眼光来审视。

  显然,单从儿子或父亲的角度来立意比较容易,也易于展开论述。

  例2: (07汕头模考) 见前面“女大学生成功应聘”那则材料 

  分析: 整体立意:1.良好的素质和人品,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切入来构思作文。

  2.善当伯乐,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

  一个角度(侧面)立意:  也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选择某方面(侧面)切入来构思:

  ⑴ 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

  ⑵ 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

  ⑶ 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⑷ 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显然,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侧面立意来得简单和容易。

  深入探讨: 一个角度(侧面)的立意如何最大限度优化?(冠华作文网)

  例1: 一只乌鸦为学习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但结果却扑到山羊背上,被毛缠住,最终落到了牧羊人的手里。故事的结尾似乎告诉我们,这叫作自不量力,但我却认为,没有突破性的尝试和努力,哪有意外的收获和成功?(2006年全国1卷“乌鸦学老鹰捕羊” ,满分作文<<我已经飞过>>开头段)

  分析: 很显然,上文是从儿子的角度来立意的。这样表述,既体现了对材料的全面理解(材料中毕竟包含了儿子和父亲两人的观点),又很好的用“但是”一词转入自己所选择的“一个角度(侧面)”,即儿子的角度。从写作思维上也体现了论述的辩证性。可谓“一举三得”。

  例2:  上面那则“女孩成功应聘的故事”材料作文,共提供了4个侧面的立意。如从女孩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或从诚信的品格切入,这样的论点似乎有点不严密。因为无论是公私分明,还是诚信,都只是女孩成功的众多原因中的一个。为体现你是在全面理解材料基础上而立的意,你可以这样表述你的论点:

  (1)女孩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公私分明(或诚信) 。

  或:(2)我认为导致她成功的众多优秀品质中, 公私分明(或诚信)品质是我们当今最需要的。

  这样的表述,既体现你对材料的全面理解(思维的全面性),又能很好的转入你选择的角度(侧面) 。

  难点三:  如何理解材料中的提示语的作用

  新材料作文,有的在材料部分加了一些提示语(如下面两则作文) 。加提示语的目的,旨在通过提示为考生降低审题难度。它提示你,但并不完全限制你。因此作文时,你也可以顺着提示语引伸,立出另外的意(论点),而不仅仅限制在提示语所提供的立意范围内。

  例1: (06北京高考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 拿下高考语文半壁江山
  • 关于“渔夫捕鱼”作文导写
  • “排比段”巧构美文
  • 高考重点突破阶段作文的核心提升及预测
  • 高考作文指导:材料作文最容易出现的六种失误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