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9年高考同题作文赏析:师生同写郑板桥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12-19

  育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李 强

  面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如何审题,如何作文?高考后约定几位高二学生与我一起对此作了尝试。

  三篇文章选择了三个角度展开阐述:《谁在意了“非隶非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具有“独创”意识或能力的学生;《美,在于艺术地假借》——假借产生新的艺术;《新年的阳光,旧年的雪》——“融合”产生了璀璨多变的艺术世界。

  [“下水”文1]

  谁在意了“非隶非楷”?

  “非隶非楷”是郑板桥书法的形象,只不过“隶楷”是他人的模样,而“非隶非楷”却是“板桥”自己的特色。因为是“郑板桥”的身份,所以他的“非隶非楷”可以得到“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赞美,以及“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高度认可。

  真为板桥先生感到庆幸!

  如果,当今哪一位好事者也创立了某一种“非A非B”的艺术,展示了“非A非B”的才华,也许就只有“不伦不类”的帽子,没有这样“高级别”的喝彩声了。

  胡思乱想开去,其中的“隶”、“楷”不正是我们社会今天对学生认可的 “基本条件”吗?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学历、文凭、证书……,哪一个“A”、“B”可以或缺?哪一个人敢于“非A非B”?

  出了个丁俊晖,有人说他没有知识,“非A非B”,只可存在,不可模仿;冒出个韩寒,有人说他没有文凭,“非A非B”,只可欣赏,不可仿效;最近又出炉了个“街舞宝宝”(09春晚亮相),有人说他没有文化,“非A非B”,只可赞叹,不可推广。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既A既B”、甚至是“又A又B”的高水准、高水平的素养,“非A非B”只可能被许多“好心人”视为另类。

  这种“非A非B”式的学生,我身边就有几个:一位酷爱“编程”的学生,因为“非文非理”的偏科成绩,不得已高二时就去了他国,寻觅到了他“编程”的空间;一位痴迷于“F1赛车”的女孩子,因为“非男非女”的爱好,别无选择地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学习“飞机制造”;一位只要凭借行驶中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就能够准确辨析出汽车类别、型号的学生,因为“非正非歪”的兴趣,还在为是否能够达到今年的“本科线”而忧虑。

  谁在意了这些“非隶非楷”的孩子们?

  是的,其实“非隶非楷”也可以解读为“似隶似楷”,因为其中必定具有“隶”、“楷”的成分和要素。它是在“隶”、“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从“隶”、“楷”的窠臼里脱颖而出的;它吮吸过“隶”、“楷”的乳汁,接受过“隶”、“楷”的教诲。

  离开了“隶”或“楷”是不可能产生“非隶非楷”的,脱离了基本知识的人是成不了“人才”的,关键在于什么是“基本知识”?如何界定它,如何看待它?

  如果我们社会、学校、家庭的每一个面对“非A非B”学生的人,都能够给予他们以“在意”的胸襟、心态和目光,那是多么美好的现实啊! (育才中学 李 强)

  [“下水”文2]

  美,在于艺术地“假借”

  板桥兄携着他的“板桥体”踏着历史的滚滚风尘而来,那是“似隶书”的刚正不阿之气,那是“似行楷”的行云流水之风。那“隶”、“楷”,被板桥假借、融合成为一种新“书体”——“板桥体”。

  朦胧间,感觉那是一幅画,每一笔都是竹;定神时,发现那是一首诗,每一笔都是情……

  “隶书”、“楷书”、“水墨画”、“诗情”——郑板桥懂得“假借”,“兼取百花之长,而去其短”;精通“创新”,用“画”书,用“书”画;郑板桥知晓“勤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拥有这三种特质,郑板桥“妙笔生花”,其“板桥体”成为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在艺术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假借”前人的智慧,革新、革命,推动艺术的改道,交汇,从而产生新的“物”,新的“像”。

更多精彩文章

  • 2009年湖北高考同题作文:站在母校的门口
  • 江西2009年高考同题作文:兽首拍卖事件给我的思考
  • 广东2009高考同题作文:关于常识的杂想
  • 山东2009高考同题作文:见证
  • 江苏45分高考同题作文及点评:《绿色生活》
  • 网友最牛高考同题作文 创意超有才
  • 2008年天津高考同题作文选:《人之常情》
  • 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
  • 夕阳下的美丽
  • 辣评:高考状元落选美国顶尖大学说明什么
  • “不属于我的掌声”
  • 教育时评:孩子,你的生命比资料费更重要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