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9年高考同题作文赏析:师生同写郑板桥(2)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12-19
最初的书法“假借”雕刻艺术造就了印章文化;雕塑“假借”舞蹈艺术的融合催生了“手印舞”的诞生;油画“假借”水墨画造就了“油画山水”;古诗“假借”外国诗歌化为了新诗……当一位大文豪“假借”了文字、音乐、建筑、戏曲、绘画、服饰等一系列“物”后,创作出了巨著《红楼梦》。
“美是艺术的最高原理,同时也是最高的目的”,歌德如是说。的确,人类生来就被赋予了一双眷恋美的眼睛,一颗追逐美的心灵,而艺术无疑成为了我们在发现美、表达美、传播美的最佳媒介。多元艺术的良好融合,将各种艺术最美的一部分“假借”过来,恰到好处地融为一门“新艺术”,一种“结晶体”。它们全方位刺激我们的审美感官,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那种“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韵味所俘虏。
循着这样的思路,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由“假借”而产生的“美”:北京 2008年奥运会印章形的会徽——“舞动的北京”;2010年上海世博书法图案——“非字非画”的会徽“世”。似画非画,似字非字,画中有字,字中有画。创意者“善假”于“文字”、“书法”的魅力,让中国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人的智慧在书法与图形的抽象融合中绵延万里……
相反,也有人把“假借”当作“克隆”,当作“叠加”,或喧宾夺主,或本末倒置。 “假借”西方“歌剧”与“舞台歌剧”叠加,不惜巨资地打造华丽的场景与服饰:可看性提高了,观众越来越多了,“收视”危机解除了,然而曾经专注追求华美音色,动听歌喉的高雅音乐“歌剧”无形中被降低了品味。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将艺术随意地 “假借”、“改道”,“撮合”、“叠加”,我们需要的是对艺术特质,本质的把握。只有不失其内涵,艺术间的融合才能造就更多 “美”的传奇……
“非隶非楷”的“板桥体”可算是“假借”“隶楷”一个成功样板。 (育才中学 衣然)一句话点评:以“假借”为论题,正反论证;以“艺术”为内容,层层阐述。
[“下水”文3]
新年的阳光,旧年的雪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撒播在旧年的积雪之上……
这是一种新与旧、光与影的融合,这融合产生了艳,产生了美。在这个新旧交替、瞬息变化的世界里,“融合”产生着一幕幕动人的景象,一个个新鲜的事物。
科学家认为,早在“宇宙大爆炸”的时候,事物的“融合”就已经发生了。生命,也是在这个世界的“融合”中开始的。
人文历史上的“融合”最为有趣,郑板桥“用隶书参以行楷”后“非隶非楷”的书法,大概就是这种“融合”的一个成功案例吧。
先看看服饰:着装向来简陋的吉卜赛人,在他们流浪的日日夜夜里,先是被西班牙人衣服上的层叠波浪所倾倒;既而又迷上了伊朗人身上的串珠、流苏和坠饰;他们还十分钟爱斯拉夫民族有花边的多褶大摆裙;喜欢印度人带有亮片与彩石的首饰……于是,他们收集了这种种种,把他们一一放进自己的行囊,在每一个难眠的夜晚,翻出来看看,再在自己褴褛的陋衣上比划比划……很多年以后,我们发现吉卜赛人的衣饰不再破败,反而融汇多个国家的百般风情,诸如“层叠蕾丝”、“皮质流苏”、“满是绣花、钉珠的叠纱大摆长裙”,让人觉得自由、洒脱、温暖而又热烈……
这种“非彼非此”的衣服,不就是“融合”的一个精妙的实例!
“融合”可以发生在“新”与“旧”之间,也可以产生在“此”与“彼”之间;它可以是“表象”加“表象”,也可以是“本质”融“本质”;它可以由个人的实践去完成,也可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可以在一个时空条件下产生,也可以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完成。
吉卜赛人的衣饰应该具有这多种要素吧?
再看看语言: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日前宣布:“每98分钟出现一个新英语单词”。中国健康饮品新宠oolong tea(乌龙茶),北京奥运之后jiayou(加油)等都成为了当今英语的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