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愿安承教》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来源:好学习发布时间:2012-09-14

   

寡人愿安承教

选自《孟子》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梁惠王说:“我愿意高兴地听您指教!”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说:“用棍棒和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惠王)说:“没有什么差别。”

曰:“无以异也。”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手腕害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惠王)说:“也没有什么差别。”

曰:“无以异也。”

(孟子又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栏里有健壮的马,(而)百姓面带饥色,郊野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一道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吞噬,人们尚且厌恶它,身为百姓父母,官,管理政事,却不免也率领兽类一道吃人,哪里配当百姓的父母官呢?孔仲尼说过:‘第一个制作土偶陶俑来殉葬的人,恐怕理该断子绝孙吧?’正是因为土偶陶俑酷似真人而用它殉葬的缘故,(试想连用俑殉葬都不能允许),又怎能让这些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说:“(想当年,我们)魏国,天下没有比它更强的国家,这是您老所深知的。而今到了我当政,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也阵亡了;西边又丧失了河西之地七百里,割让给秦国;南边又(以失掉八个城邑)被楚国所欺侮。我为此感到羞耻,希望能替全体死难者雪耻复仇,您说我该怎么办才好?”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回答道:“在任何方圆百里的小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国土推行王道,大王如果肯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提倡精耕细作,及时锄草,使健壮的青年利用闲暇时间加强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德修养,做到在家能侍奉父兄,外出能尊长敬上,这样,即使是手里拿着木制的棍棒,也可以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因为)他们(指秦,楚)侵占了百姓的农时,使他们无法耕种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各自逃散,他们坑害得百姓好苦、大王如果兴师前往讨伐它,有谁能跟王较量咙?有道是:‘实行仁政者无敌于天下。’请大王不要再犹豫徘徊!”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寡人愿安承教》

2003/04/01

    更多精彩文章

    • 《欧阳文忠公帖与跋韩魏公》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李寄斩蛇》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徐大理》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荷蓧丈人》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祭妹文》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 《朋党论》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