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中的体验课程观

来源:好好学习发布时间:2012-09-21

“情感体验”的过程。鲁迅早年在推行文学教育时,特别说到了两个例子。一是说,人们观诵文章,就好比在大海中游泳,“游泳既已,神质悉移”,但“大海”“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这其中讲的就是文学的倾向、情感是隐含在一切可感场景中的,读者要靠自己的体验去获得这一切。另一个例子是讲热带人没见过冰,你给他讲冰形成的原理,他仍不知冰为何物。而你拿出一块冰,“直示之”并“使之触之”,“则冰之为物,昭然在前”。“示之”、“触之”,这也就是体验。所以,鲁迅说,文学之用是“特殊之用”,文学之教是“非复常教”。
我国专家、学者在引进国外建构主义时,已经根据我国课改的国情作了选择改造。这就是针对过去的教育中学生参与太少、具体知识的接受性的学习太多的缺陷,重点提出了经验、体验、真实性(任务)。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语文课改时,也应结合自己学科的特殊性,有所强调,有所侧重。
上述体验观在第一批出现的实验教材中已相当鲜明地体现了。这里主要就阅读方面说几点看法。
选文明显加强了趣味性。人们爱看什么文章,一般是和他以往长期的生活积累、阅读体验积累所形成的经验有关。儿童的经验世界里,趣味性更强于成人。现在,新编实验课本都很重视这一点。比如苏教版初中第一册,多数篇目都能引起初一学生的阅读兴趣。其第二册还入选了歌词,新选了《西游记》过去未选的章节,显得新鲜而有趣。人教版的初中实验本,正如程翔老师的评价文章提到的,“生动有趣”的文章多了。语文社新选的《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等科技文,更是情趣盎然。
主题法组编是重要的突破。人们日常的阅读,主要的注意力往往在作品内容。对文学作品的体验,所指向也主要是其中的情感和人物的命运。长期以来,以文体法、知识点法组编经典名文的阅读单元,主要的问题就是有悖于这种原汁原味的阅读,就在于趋向学科中心,偏离读者体验。比如《社戏》,青少年都很喜欢其中“偷豆”的情节,这里正生动表现了纯朴好客的人性。但过去教材规定其教学重点是“叙事有详有略”——按知识点系列编排其结果就会如此,这样的知识点就可能与学生体验、感受相悖了。
“主题法”是国外编排经典名文的较流行的做法,这正反映了他们建构主义的理论对教育的长期影响。现在,几种实验教材都这样做了,突破了过去的学科中心主义视野。如苏教版初中第一册,分设了“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等6个单元;第二册还出现了“童年趣事”这样主题更具体,与阅读实际、阅读体验更能接轨的单元。当然,主题过于具体又可能造成与体验冲突的先入为主。
“主题法”不是仅指主题编排。凡是作品中比较主要的东西,包括突出的表现手法、极妙的题材选择等等(如有的教材设计的“探险”单元),都可能进入学生阅读体验的视野。
文前不设阅读提示,切合日常阅读的实际。人们的实际阅读,尤其是消遣性阅读,一般是没有文前提示的。预设框框,先入为主,对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一种不应有的干扰。国外有过实验,即使是正确的提示,也不是“文前”,而是“文后提示”的效果最好。这方面的变革,苏教版、语文版实验本做得较彻底,连读中提示、读中评点都不设,人教版也明显淡化了文前的阅读目标。当然,这不等于排斥引导和帮助,禁绝“旁注评点”。但这“助导”主要应体现在文后的练习中。
突出比较阅读,强化了“体验”。比较阅读组编文选,人教社1993年版教材和2000年版教材其实一直有过,只是不显山露水。这次,各实验教材都突出了这一做法。如人教版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

    更多精彩文章

    • 在语文中体验美感
    • 初中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势在必行——读新教材说明有感
    • 渗透课程理念 引导教学改革——对中考命题改革的一点看法
    • 谈新课程观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对新课程实验中评价方式的初探--------------浅谈评价的激励作用
    •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投意合” ------新课程新理念创造课堂教学新
    • 拓展课“电子阅览”的课程设计
    • 《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案设计浅探
    • 我区新课程改革“探究式学习”中的
    •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