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日本

来源:教学辅导发布时间:2012-11-28

被称为综合学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中小学中非常盛行。为全面推行研究性学习和把研究性学习法治化,日本文部省首次把综合学习写进了将从2002年起实施的新的小学、初中课程方案中。

为什么要设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的设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扭转知识偏重的倾向,实现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日本新一代的目标。具体而言,首先,为各学校根据实际和所处地域,创造性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小学三、四年级为每学年105学时,五、六年级为每学年110学时;初中为每学年70至130学时。其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自主发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的精神。再次,培养学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如何进行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没有规定学习内容,其目的在于给学校以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学习内容,所选内容可以为自然体验、社会体验、观察、实验、体验学习、调查、情报收集、环境教育、福利及健康教育等。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灵活的,可以进行分组学习,也可以进行不同年龄组的学习。学生既可以聘请本校的教师充当指导教师,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能人或专家担任辅导教师。

怎样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

设立综合学习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终生学习打下牢固基础。有鉴于此,文部省要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从重视学习的结果转移到重视学习的过程上来,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关心的程度如何。评价的方式不由分数决定,可以通过写报告、发表作品、参加讨论等形式给予一定的评价。综合学习的评价结果不记入学生学习记录簿。

摘自《中国教育报》 

    更多精彩文章

    • 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
    • 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性反思
    •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任兴荣
    •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试
    • 班主任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
    •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探微
    • 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学习方式
    • “研究性学习”的批判性研究
    • 语文“阅读指导与研究性学习”初探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