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张扬个性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4-02-03

陈柱

新一轮的教改,将学校、教师推向观念转变的阵痛之中。这一阵痛反映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尤其强烈。许多学校抓住契机勇赶潮流,争创特色学校,其核心就是构建个性化学校。“个性化”就是教师个性化、学生个性化、教材个性化。而构建个性化学校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师个性色彩越鲜明,学生个性的可塑性就越大;教师教学个性越明显,学生张扬个性、勇于创新的能动性就越强。由此看来,弘扬教师的教育个性,是发掘学科个性、塑造学生个性、营造学校个性的关键。

当今社会,经济的全球化与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校的使命不再是纯粹简单地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而在于使每个人(当然也包括教师)有可能自由地发展他们的才能和爱好。在此背景下,国际教育掀起了个性化浪潮。如日本学校提出了重视个性的原则,美国学校强调个性化、特色化。教育个性化热潮对我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了素质教育及其包容的创新教育都必须以个性化教育思想作指导。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就是指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个性鲜明的人才的培养,呼唤个性化的教育,呼唤具有鲜明教育个性的教师。个性化的教育离不开教师教育个性的弘扬。

作为教师,在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特别是教师角色的定位。我认为应定位于“个性鲜明,具有人格魅力”。教师人格的张扬,教师努力构建并完善自身的教育个性所反映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个性道德将作为一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塑造,学校个性的构建。教师的人格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学校个性的健康发展。

例如英语老师倡导“快乐英语”,将英语学习生活化、人性化,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价值。数学老师倡导“数学我的朋友”、“生活中有数学”,营造生动直观的情景教学氛围。语文老师倡导“学习语文,关注生活;学习语文,享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生活”,追求“真实的人生”。

学生的个性在老师的个性的激发下,充分展现出来,真实的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改精神。

当然,教师的智能是有差异的,承认差异,通过弘扬教师的教育个性,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教师各自的优质教育资源,发现、发掘和发展教师的个性特长,从而扬长补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开展弘扬教师教育个性的研究,将促使教师学习、确立和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技能技巧,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构建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独特而又稳定的、不断发展的教育个性,满足其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开展弘扬教师教育个性的研究将促进教师教育样式的多样化,从而繁荣教育科学,并促使教师互相借鉴这些操作样式。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成为“个性鲜明,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也将是“个性鲜明,具有人格魅力”的学生;我们的学校也将是“个性鲜明,具有人文魅力”的学校。

                    2004、12、21

    更多精彩文章

    • 条条道路通罗马-关于个性化写作的几点思考
    •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张扬
    • 为有个性的老师喝彩
    • 在综合性阅读教学中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
    • 引导学生作文个性化
    •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张扬学生个性
    • 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 实实在在才是真——也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 让学生的个性在文采中飞扬
    • 点燃情感的火花 培养健康的个性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