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语文创新与模糊教学

来源:乐学啦发布时间:2014-05-26

                                  
语文创新 与 模糊教学
周巷镇第二小学   许金苗
    一、语文的创新气质。
    首先作为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选文是个开放性结构。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这样不同的人由于知识结构、生活阅历、个性心理等因素不同,对同一文章的理解产生差异,造成“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现象。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况味下也会对作品的理解产生影响。可见文章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文章的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的。因此,有些论者强调读者的创造性理解,认为文章意义是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理解赋予的,即把读者的创造性理解视为对文章真正意义的揭示。还有人认为,文章是一种“图式化的外观”,有待于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将其意义现实化和具体化。 
    其次,中国语文具有悠久的创新传统。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感悟。东晋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就是感悟精神的集中体现。历代众多的诗话、词话、小说点评,均是在阅读情境中,读者灵感激发,具体感悟所得。如清金圣叹评点《水浒》第三十四回武松血溅鸳鸯楼,留下血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时说:

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看他“者”字“也”字何等用得好,只八个字亦有打虎之力。
文只八字,却有两番异采在内,真是天地间有数大文也。
是一篇放胆文字。 

     语文感悟,在感的基础上有所悟,而不重抽象分析。它所抒写的仅仅是具体情境中瞬时的体验。这种以人为本的感悟传统,不想竟与当前的创新教育息息相通。
     二、语文创新的泯灭。
     语文课缺乏创新的现象极为普遍。究其原因,大抵有二:其一,迫于应试压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致对文章的段落划分、段意归纳、中心提炼,均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于连对段意、中心的表述上都作了统一,明确到了极点。其二,教师的观念问题。不少教师仍固执地坚持着课堂教学的明确论,即在教学过程 中要解决一切的问题,统一所有的认识。我们听课时常常可以听到“懂了吗?还有问题吗?”这样的问话。其实,阅读本身的魅力就在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见解只要言之成理,都可包容。大可不必为问题争执不下,思想不能统一而有所遗憾,相反倒是件幸事。
     三、模糊教学的构建。
     欲焕发语文创新的生机,模糊教学不失为一剂良药。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所谓模糊教学是一种具有极大自由包容性的教学。无论是教学情境、教学评价,还是师生角色关系,其内涵均不是单调刻板的。它给学生的思维、处事留下了极为广阔的自由空间,直接成为激动学生思维的动力。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这是一种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调性教学相对立的教学思想。
    模糊教学与语文感悟是密不可分的。模糊教学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营造学生进行语文感悟的大环境,促发学生的感悟思维,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对模糊教学的教学策略,我作了些有益的探索,形诸文字,求教方家。
    1创设模糊情境。
    所谓模糊情境就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境,可分为形象性模糊情境、问题性模糊情境等。
    ① 形象性模糊情境。
    为了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达到体悟语言文字的目的,教师利用声音、图象等手段,设置一个较为空灵的情境,即形象性模糊情境。所谓的“空灵”,就是形象既具体可感,又留下了思维的空白,成为学生感悟语文的契机。
    如《三顾茅庐》一文的教学中,进行角色朗读训练时,我对《三国演义·三顾茅庐》这段录象作了改造,画面剪辑后,再去声处理,让学生为它配音。这样情境中保留了鲜明的视觉刺激,留下了声音的空白。人物戏剧性的神态、动作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想象,根据各自的体验确定语气、语速、重音,用声音塑造了众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领悟了人物语言独特的美感。
    ② 问题性模糊情境。
    所谓问题性模糊情境就是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的问题情境。所谓“愤悱”状态,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处于一种“既有所知,又不全知;熟悉而又非真知;既清楚认识所面临的困惑,又不甘心于这种困境的迷惘不解的状态。” 正是这种状态,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往往能爆发出灵感的火花。
     例如,特级教师虞大明在《景阳冈》一文的教学中创设了一个“给武松写自荐信”的问题情境。写自荐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替武松写自荐信,缩短了学生与小说人物的时空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看这封自荐信的栏目设计,谁都可以胡诌上几句。可要写好,那又非仔细阅读课文不可了。何况,个别栏目是开放性的,虽然一时无从下手,但是对好奇的学生来说极富诱惑力。这个问题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它的模糊性成为推动学生对文章积极地感受、理解、创新的动力。⑴
    2、模糊师生角色。
    语文感悟,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只有教学民主,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不断产生新观点;否则,学生处处看教师脸色行事,惟教师观点是从,断断不能对语言文字有任何鲜活的感悟。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模糊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异,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感悟思维得以激活的关键。
    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曾总结说:“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辅导后进同学中,尝试过不少失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忘了给学生当助手,而是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强制、压迫学生去学习。结果和学生搞得很僵,师生心理都不愉快。” “教学相长”嘛!若是处于此等境地,就连一般的知识传授都显得困难,遑论让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个性化的体悟了。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如在《三顾茅庐》一文的教学中,十几位学生认为刘备有点虚伪,他们凭语感感受到了刘备语言、行动中潜在的做作。⑵这是与《教参》分析完全相悖的观点。它的出现,与宽容的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在“师道尊严”,教师角色显化的课堂环境中,出现如此创见,是绝对难以想象的。我认为,模糊师生角色,实际上就是把师与生仅仅看作两个各具优势的,为探讨一些问题而组合在一起的个体。这样交流更为自由,思维也更为活跃。
    3实施模糊评价。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 中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评价往往是标准,是权威。经过教师赞赏的,是真理;否定的,便是谬论。评价之后,留给学生的似乎都是绝对清晰、明确的知识,殊不知它是以扼杀学生思维为代价的。在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已成为共识的今天,评价的权威化,单一化已成为不合时宜之举。模糊评价传达出的丰富信息,给学生以多方启发,安下了一个个引发创造思维的支点。因此在充分体现感悟精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见到它的身影。
     ①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富于直觉性,以表达自我主观感受为主,因此显得自由灵活,无拘无束,这与感悟精神不谋而合。而且涉及面较广,各种见解互相碰撞、启迪的机会也多,创造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不断推进、不断辐射开去。
    有位老师在《黄山奇石》一文的教学中,成功地运用了学生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A生朗读了“‘仙桃石’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一句后,学生自由评价。B生说:“A同学对‘大桃子’进行了重读,突出了‘仙桃石’的奇。读得很精彩。”C生有了启发:“B同学评得很好。‘大桃子’下还有个‘石盘’,多神奇啊!我觉得‘石盘’也可以重读。”并作了范读。D生又从两位同学评的“奇”上获得了启发:“‘仙桃石’从天上慢慢飞下来,多么神奇!我觉得‘飞’字可拉长些。”也作了范读。放手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辗转启发,加深了对语句的感悟。
    除了评价同学的回答之外,还可评价自己的回答,评价教材(作批注)等等。
     ②延迟评价。
    延迟评价就是在产生各种设想过程中,暂时不要对设想进行评价(模糊),以使参加讨论的人能在和缓自由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语言文字获得丰富的感悟。
    例如,在《庐山云雾》一文中,“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燃烧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这一句的教学时,有位教师采用了延迟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师剜去这句话中的“燃烧”一词,让学生补上一词使这句话完整。学生有补“挂”的,有补“浮”的,自然也有补“燃烧”的。通过诵读品味,觉得“挂”、“浮”均不如“燃烧”妥贴。他放手让学生讨论“燃烧”一词的妙处。生A说:“雨后,天空明净,用‘燃烧’写出夕阳之红”。生B说:“‘燃烧’写出了夕阳红得鲜明。”生C说:“‘燃烧’让人想到火,给人一种动感。”生D有了启发:“‘燃烧’一词与‘火球’相呼应,很协调。”生E也从生C中得到启发:“夕阳燃烧,如熊熊大火一般,染红了半边天;云海上掀起了无边无际的‘银涛雪浪’。上下都具有无穷的动感,描绘出十分壮丽的景象。”应该说讨论至此已达到预期目的了,可那位教师还想再等等。生F举手了:“‘燃烧’是有光亮的,‘银’、‘雪’也是充满光亮的色彩,对比十分鲜明,画面更加壮丽。”生G说:“‘燃烧’不光写出色彩对比鲜明,还让人想象到‘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上的丰富颜色,十分绚丽多彩。那是火烧云啊!”这两位又是从生E上获得启发。这就是多方感悟的“激励效应”,而这种“激励效应”正是在延迟评价(模糊评价)的条件下实现的。
    综上所述,语文特有的创新气质为创新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契机;模糊教学为语文创新的萌发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而语文感悟则是语文创新的精神所在。深研语文教材,领会感悟精神,探索模糊教学的规律,语文创新教学必将展现出令人欣喜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的境界。
⑴                              自荐信
姓名  性别 
地址 
主要事件 
自评 
他评 
单位意见  盖章 

⑵  小语第11册《三顾茅庐》课堂教学实录选
    ……    ……
    生:我从“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刘备这个人不老实,很有心机。  
    生:我从“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这句话中看出刘备的虚伪。这个“半里多地”很有讲究。如果下马远了,步行时间长,很累;如果下马近了,又怕被诸葛亮看见,不能被自己的诚心所感动。


                              

    更多精彩文章

    • 《语文园地五》快乐练习
    • 小学语文王二小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八(A、B案)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
    • 《语文园地八》教案(人教版一下)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 让课堂成为孩子的乐园──《语文园地一》教学片断及反思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 比一比》教案
    • 《语文园地五》快乐练习:填上合适的量词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案识字5
    • 课后“二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 《快乐的小公鸡》说课稿
    • 巧设《林海》板书 挖掘思想内涵
    • 《平平搭积木》课堂实录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