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五步”自读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06-10


第一步,朗读

熟读成诵,是前人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每教新课,我们首先要学生以散读形式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念破句;再以抽读形式检查效果。朗读的难点是碰到一些长句或者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成了一个双音词的情况,必须注意句中音节停顿。如果误读,对释词译句就带来了困难。

例如“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引文见《赤壁之战》,下同。)“此所谓”后可以停顿,以示下面是引文;而引文中要停顿,只能在“末”后,决不能在“势”后。又如“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地方”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中间必须稍作停顿,如当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节词而连读,就会误解词义和句义。这些方面,教师必须加以指导。

第二步,识辩

这一步要解决一些疑难词的词义解释,是较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方式进行。在初读课文后,我们要求学生逐段细读、思考、识辨每段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等情况。重点是第四项,要求指出活用情况,说明根据,解释词义。

比如《鸿门宴》第一段,要求学生能找出“沛公军霸上”,“沛公欲王关中”两句中“军、王”的活用现象。要完成这一步,教师必须讲清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和释词方法,使学生由易而难,逐步掌握。

第三步,译句

这一步重点是判断一些特殊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等),翻译一些疑难句子。要求学生按译句的一般规则(如补出省略成分、适当调整词序、保留原句特点等),在小组内讨论、互译。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或教师提出一些疑难句子,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第四步,评析

这一步主要是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层次脉络、写作特色作分析评论,从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发现乃至鉴赏作者匠心独到之处。针对不同文体,提出不同要求。对议论文,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论辩技巧,从而作议论文的模仿写作训练。对记叙文,尤其是人物传记一类的文章,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来剖析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刻划人物的技巧。

第五步,摘记

要学好文言文,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必须切实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用法,熟悉一些特殊的文言语法现象,这就必须重视日常的积累工作。可惜这一点往往为许多学生和一些老师所忽视,没有认真做好课后的摘记工作。每学完一篇文言文,我们要学生认真完成练习外,必须及时做好归纳整理工作。每位学生自备摘记本,采用列表形式,把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类活用情况,分门别类地作摘记。

    更多精彩文章

    • 上好评讲课的“五步曲”
    • 略谈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 古文活学——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
    • 初中文言文教学动态课堂构建的思考与实践
    • 中考语文冲刺全攻略之文言文阅读(下)
    • 备战中考语文冲刺之文言文阅读(上)
    • 初中文言文教学困境及创新浅谈
    • 文言文名词活用现象的辨析
    • 激发兴趣 激活教学——文言文教学之管见
    • 中考文言文翻译“九字诀”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