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来源:教学辅导发布时间:2014-11-11

瓯北三中  张三丰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种种新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本文就从教师、作者、文本三个角度讨论“”这一话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新课标》

“新课标”的这段话换而言之,就是说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过程。这段话可谓讲得精辟、深切,它使阅读回归了本位,让学生在阅读中回归了读者的本位。如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呢?本文就以此为话题,以一年来新课标学习的所感所想,谈几点拙见。

一、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

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见“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乎有些课堂中原来的教师一言堂变为学生一言堂。一堂课,学生读、学生议、学生评、学生演,而教师却冠冕堂皇地光荣退居二线,或一个劲地拍掌叫好,或一个劲地微笑、点头鼓励,偶尔穿针引线,也只是个过渡连接作用的破折号。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面对教学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或不敢及时做出应有的反映,对学生的各种意见,无法提出自己的评价,更不用说什么引导点拨了。这对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颠覆,但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是什么角色,应发挥什么作用,这是要专门讨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想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教师还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

首先,要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教师必须先与文本直接对话,对文本进行个性的阅读、理解,提出富有个性的创见。事实上,许多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理解进行评价,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基础。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就是课程”(于漪语),“教师是课堂教学资源的配置者、开发者、组织者”,在课堂上又是调控者。教师要从文本中发掘出最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因素,让学生获得对知识、智慧的感悟,对生活、生命的感悟,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并用这些感悟来关照文本,再用文本中加深、升华体验,借此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悟性。钱梦龙先生上《光之香》一课,就是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于该出手处出手,才有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之感。确实,这功力绝非等闲,但我们向往、追求并为之努力未尝不可。

二、作者——走近他,摆脱他

也曾见一老师上《羚羊木雕》,被学生追问张之路是男是女,而顾左右的情景,觉其甚是可怜。不觉想起鲁迅的一句话来:“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阐明了作家的世界观、审美追求、创作理念指导、制约他的创作这一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的思想与其作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学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这些作品都是特定时代下作家特定思想的产物,意蕴丰富、深刻。要让学生与其进行心灵的直接对话,实属不易,我们可以将其放在作家思想或创作风格的整体框架上让学生进行解读。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阮长海老师教鲁迅的《风筝》,就是以谈鲁迅的思想及创作风格导入  ,先让学生走近鲁迅,再以此为指明灯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有效的直接对话。使学生在阅读中轻松步入这篇意蕴丰富的作品之中。教学《羚羊木雕》,我们又未尝不可以“儿童文学创作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笑,更多的是思考。”(张之路答记者问)这句话来为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指明方向。

当然,要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能是教师强加分析,自然也不能是作者权威至上。摆脱了作者的权威至上,学生与文本对话方能直接。文本是特定时代的不同作者主观思想的结晶,不可能绝对地完美无瑕,无可挑剔。一部作品的真正完成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构建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让学生走近作者,必要时又要让他们离开作者。如教学《桃花源记》我们既要让学生直接感受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又要让学生摆脱陶渊明那“不为世”思想的消极影响。

三、文本——它也能说话

语文教学是活的,教师是活的,学生是活的,同样文本也是活的。《新课标》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对话”一词本身就表明文本是活的,它也能说话。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简单地说,文本就是未经读者阅读的作品,它本身就具有召唤作用,以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召唤着读者的参与。

首先,文本的“空白”召唤 着我们去填补。所谓“空白”,那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是文本已实写出的部分的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存在于情节、人物性格、细节描写等方面。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我”最后与妹妹去北海看花这一情景就召唤我们去想象“我”的所想。朱自清《背影》中的“三次流泪”召唤我们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填补这些艺术空白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文本中的疑点召唤我们感悟思考,文本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就是因为它留下了许多疑点让我们去思索。如《孔乙己》未句的“大约”“的确”这一对极富矛盾的词召唤我们去探究孔乙己的死及其根源;“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又召唤我们去揣摩人物的心理与个性;《那一座黄金屋》未句的感叹“这座黄金屋呵,该这么静,该这么美,该这么金多子。”又召唤我们去思考其表达的原意,进而感悟作者的情感……这些疑点都是文本本身的提问,发现了它们,才能有效地直接与其对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发现疑点的眼光,并能指导学生去发现。

我们在备课时要能听到文本的召唤,并以此作为一重要因素来设计教学,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听到文本的召唤,在文本的召唤下与其进行直接的对话。

总之,面对《新课标》带来的种种新生思想的冲击,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盲从和简单地冲动,更多的应是冷静的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新编文艺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接受理论和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11期)

    更多精彩文章

    • 激活思维 生生对话,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
    • 传媒与文本的冲击——由一节语文课所感
    • 课堂教学重在感受文本语言
    • 也 谈 “文本对话
    • 语文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时需要关注的几个辨证关系
    • 立足教材文本 实现有效习作训练
    • 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
    • 让课堂对话,碰撞出和谐之花——浅谈课堂对话的操控策略
    • 针对话题作文的应考策略
    • 对话:一种新的教学精神
    • 关注教师在课改中的精神视界
    • 让作文教学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
    • 感悟: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 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