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 第一课时(第10单元统计)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4-03

教学内容:课本p114的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3题
教学目的:通过小组讨论,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后的体会。整理对复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小组讨论:这一单元,你学习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汇报交流:
1、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明确它们不仅能呈现更为丰富的信息,而且还便于比较不同项目的数量。]
填写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复式统计表中的“合计数”与“总计数”的方法以及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确定直条高度的技巧。]
在实际调查中,收集、整理、描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解答问题,你有什么经验?
二、练习与应用
1、指导完成第一题
按要求学生填写统计表,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总计数”可用不同方法算
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
理解“人均耕地面积”并算出结果
自由阅读“你知道吗”。联系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少,说说体会。
2、指导完成第二题
仔细观察教材提供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欣赏直条的具体画法。
根据图中的数据学生独立填表。体会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变化。
3、指导完成第三题
说说表中两支篮球队的比赛情况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注意涂上不同颜色,标上数据。比较表与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不同点。
回答:你怎样来评价这两支球队?

    更多精彩文章

    • 第5课时 2、5、3的倍数的练习 导学案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学计划
    • 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4. 约分 第二课时
    • 第九册 6 统计与可能性 第1课时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二课时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五下总复习电子教案 第三课时 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
    • 第二课时 分数单位
    • 第七课时: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 小数除法的意义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