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不要尊重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5-04
作为一名中学青年语文教师,我总在不断尝试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朋友式师生关系,实际上好象做得也不错——学生们喜欢我,同样喜欢我教的课。然而在不久前到南方的一次全国性学习活动中,我接触到的一个国外教学实例使我忽然意识到:象尊重一个成年人那样去尊重一个孩子,对于他今后的发展该有多么重要。
于是,我计划根据目前学生学习的现状,在仍旧与学生们保持融洽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废除一刀切的教学管理方法和强制式的学习任务。在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其独立人格意识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运用互联网学习。让他们有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听课与不听课的权利,有依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可以据情自己布置作业 ,依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制定学习计划甚至决定考试内容。不再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再把强制性的命令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
然而,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当我把这个想法提出来与学生们商量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们并没有表现出我预料的那种喜悦,在他们稚嫩的面庞上更多的是惊愕和与之年龄十分不相称的冷峻与怀疑。
第一次举手表决,认为自己需要这样来尊重的人数只有五分之二。在我的反复启发引导下,人数才勉强过半。仍有近一半的学生拒绝尊重。以下是部分课堂实录:
“老师,你在南方受什么刺激啦,这么不正常。”
“是不是电视台要来采访啊?”
“老师,不要逗我们玩了,赶快上课吧!”
我耐心地说明:我很正常,而且是严肃认真的,也没有媒体前来访问。
学生们一阵沉默。
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女生带着被愚弄的气愤忽地站起来说:“我觉得你是表面上尊重我们,实际上心里很瞧不起我们,哪会有老师真正尊重学生的,你只是在跟我们玩罢了。”
于是我又一次耐心而诚恳地表明了我的态度。学生有些被打动,但似乎还不理解。
“老师,这样的做法是对我们的尊重吗?我觉得在我们跟老师打招呼的时候,老师认真对待我们才是对我们的尊重。”
我解释说这种做法更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也更重要。很多学生开始理性地思索。
“老师,你不知道这样做会使我们的成绩下降吗?”
“我的自觉性就特别差,如果老师不逼我,我才不学呢!”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说。
“老师,你这套办法是行不通的。好学生或许会自觉地学习,但差生肯定会把他们背完一首诗的学习计划定到八十岁以后。”
“我不算差生”,一个学习很棒的女孩说:“但是如果老师不强迫我学,我肯定会偷懒去看电视、看漫画书。”
一个爱看书的男生说:“我们从小学开始已经接受了六年多的奴化教育,习惯了老师家长的训斥和惩罚,天生就是贱命,你这样做我们会不适应的。”
“在原来的学校,我们英语老师动不动就对我们拳打脚踢,虽然不尊重我们,可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是全区第一呀。”一个刚转学来的学生说。
“我觉得家长老师训我们甚至打我们,这都是为我们好。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克服惰性去学好,考一个好分数。”
“对呀!老师,你不能说分数不重要。现在分数不够就上不了高中、考不上大学;没有大学文凭就找不着工作,就得饿死。找工作的时候,人家又不管你有没有个性、心理健不健康。”
这时,一个父母均为高校教师、学习成绩优异的女生的发言,为这次争论的反方做了总结:“老师,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尊重!只要能让我们的分数考得高高的,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尊重,不管老师怎么对待我们。”
于是我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两班120名学生中,认为需要训斥、强制性学习而不需要老师这样尊重的占45%,这部分人中的67%是绩优生;在需要尊重的学生中,有52%是班级里的所谓差生。
是优等生真的不需要尊重吗?我认为并非如此。他们何尝不渴望有一个自由而愉悦的学习空间。是我们长期以来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模式、社会环境使他们对于考试分数之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更为成熟、透彻。他们在肩负着老师、亲友们殷切期望的同时,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们唯分数论、唯名次论;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们把打骂、训斥当作是一种尊重的形式。把羞辱当作尊重,这难道会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吗?何况羞辱的对象还是一些可塑性很强、尚未形成独立人格的孩子。如果一味强调智力发展,而忽视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我们的教育将出现“生态”危机。1971年英国的《当代心理学》刊登了一篇题为《黑板悔罪所:很难说中学不是监狱》的文章。尖锐地指出,学校教育竞争愈演愈烈,学校如同监狱,教师就象看守,学生们是在学习怎样做驯服的囚犯。强硬而专制的学习措施所造成的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紧张,成为一些国家教学的社会特征。近几年我们不也对一些学生因学习问题心理扭曲而自杀、杀人的事件耳熟能详吗?当我们再一次因清华高才生刘海洋伤熊事件悲叹当代学生的人格与心理素质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这已不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我们将在今后的日子里逐步品尝到这种片面僵化教育的后果。
20世纪70年代末,克兰诺和梅隆已经证明:师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对学生人格、情感、社交方面发展的期望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成绩影响最大,远远超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期望所产生的影响。这项成果动摇了曾经轰动一时、被称为“里程碑”式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得出的结论。
我们既然不要刘海洋。那么,我们还等什么!
鲁迅说: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