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和钋(3)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5-30
首先,居里夫妇采用化学分析法:用酸和氢硫化合物把沥青铀矿中的所有元素分离出来。然后,迅速、准确地测量每种分离物的放射性。通过仔细地分离,他们发现,放射性仅仅存在于矿石的某些部分之中,主要集中在沥青铀矿中的两种不同的化学分馏部分之中,一个含有铋,另一个含有钡。他们提出一个大胆的理论:肯定存在着两种新元素。1898 年7 月,他们宣布发现了其中一种元素,它具有像铋一样的化学特性。出自对祖国强烈的热爱,玛丽把刚刚发现的新元素称为“钋”,让祖国“波兰”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钋的发现,使玛丽·居里初步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不久,他们又钻进那间阴冷潮湿的实验室,废寝忘食地继续探寻科学的奥秘。在圣诞节后的第二天,他们宣布,又发现了另一种新的元素。他们把它叫做“镭”(意即放射)。
他们的重大发现受到了广泛的祝贺,但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他们说:镭和钋仅存在于这对夫妇事先准备好的、形迹令人感觉不到的物品中,“镭在哪里?拿镭出来给我们看看!”面对怀疑,居里夫妇决心努力获取纯镭和纯钋。由于钋比镭不稳定得多,他们决定首先分离镭。这必须要炼制巨量的原矿,而沥青铀矿又是一种十分贵重的矿,居里夫妇根本就买不起。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他们推理说,假如这个新元素存在于沥青铀矿石中,但又不同于铀,那么在提取铀之后的残渣中可能含有钋和镭。当时这种残渣几乎是一钱不值的,只需要付出比运输费略高一点的代价。
于是,他们开始订购成吨的“垃圾”——沥青铀矿渣。使他俩意料不到的是,奥地利政府决定赠给他们一吨矿渣,但要他们自己支付运输费,这正是他们十分情愿的。大量的、用粗布袋子装的矿渣被运到理化学院那间被人遗忘的小棚子前。从此,他们夫妇就一铲一铲地将“垃圾”注入熔炉中,玛丽站在熔炉旁,用几乎和她身高一样长的铁条搅拌着沸腾的原料,浓烟熏得她直流泪水。他俩就像汽轮上的司炉工,四年如一日始终不停地铲呀,铲呀,毫不动摇地炼制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从这种金属的熊熊烈火中把新元素的秘密发掘出来。
玛丽终于将经过炼制而浓缩了的物品带回棚屋内,精炼它们,开始了放射性溶液的分馏结晶工作。1902 年,即在玛丽·居里宣布可能存在镭那天之后的第45 个月,她终于从数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了十分之